本篇文章4391字,读完约11分钟

“北京两套房一车”、“德云社演员”和“医疗保险80%报销”已经启动了数百万元的众筹。近日,由德云社演员吴和臣(本名吴帅)发起的网络众筹引发了热议,将网络众筹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虽然各方都出面辟谣,但很难消除质疑之声,相反,它打开了互联网众筹平台审计漏洞引发的“虚假捐赠”产业链:从撰写求助文件、提供伪造病历、上传患者数据,再到进行认证转发,每一个环节都被紧紧扣住。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针对德云社相声演员的众筹风波,5月8日,民政部回应称,向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募捐,不属于民政部法定监管职责范围。但是,由于对慈善秩序的影响,民政部将引导平台修订自律公约,针对群众关注不断完善自律机制,并动员其他平台加入自律。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重型卡车

“虽然个人帮助不包括在慈善法律制度的监督之内,也不受《慈善法》的管制,但它属于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刑法等法律的监督范围。”

暴风雨始于5月1日。吴和臣因突发脑出血住院近一个月后,其家人通过网络众筹平台“水滴”发起众筹,募集资金最高可达100万元。众筹项目因其自身的“德云社”标签而引起广泛关注。截至5月3日,当筹款活动结束时,它收到了5269次帮助,共筹集到14.8万元。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然而,随之而来的争议也引爆了社交网络,质疑吴和臣亲属是否有必要发起百万元众筹的声音不断传来传去,相关话题在微博上被频繁搜索。有网友指出,吴和臣在北京有两套房一车,我也有医疗保险,可以报销脑出血80%的医疗费用。另外,据了解,吴和晨生病后,妻子更换了手机,在照顾吴和晨的同时,还邀请了一名护士。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面对质疑,吴和晨的妻子在微博上回应称,100万元是众筹上限,截至5月3日晚,已经募集到14.8万元,募集费用暂时够用,停水集资。这两栋房子是公租房,不能出售,而价值13万元的车辆是婚前购买的,因日常出行需要不能出售。至于手机,是吴生病前订购的,他没有挪用这笔钱。虽然医疗保险可以报销70%到80%,“未知的东西太多,康复也需要钱,有很多内容是医疗保险不能覆盖的。”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随后,吴和臣家庭所在的居委会出具了众筹人家庭基本情况证明,向公众说明了吴和臣家庭的相关情况。参与其中的德云社也于5月4日晚发表声明,称吴帅是德云社的签约演员,并拥有北京医疗保险。吴帅妻子发起的水滴众筹是一个私人行为,家庭成员表示,之前捐赠的资金将由平台按照后续治疗的规定直接转入医院账户,相关费用的细节将予以披露。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5月5日,水荏苒回应称,5月1日22: 00,患者吴某的妻子在平台上提交了相关的帮助信息,并发起为吴某申请突发脑出血募集资金。第二天上午,水都集联系了主办方,要求其对患者进行更多的了解,并要求其补充宣传更多的相关证明材料和信用增级材料,如当地(居/村)委会出具的患者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等。随后,水荏苒联系了患者所在医院的医务人员,以核实患者的情况,并确认患者的情况属实。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据水地基金介绍,5月3日下午,保荐人与水地基金沟通停止募集资金,目前尚未申请提款。主办方正在添加更多的支持材料,供捐赠者理解和监督。如果赞助商申请提现,平台会进行宣传。如果在随访宣传中没有异议,基金将直接汇入医院的企业账户,用于患者的随访治疗。如果有余额,剩余的基金将退还给捐助者。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事实上,自2016年以来,当在线筹款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活跃时,争议并没有停止。当时有一个耸人听闻的“罗尔事件”:深圳本地作家罗尔为女儿治病筹集资金,还写了一篇文章“罗,住手!”这篇文章引爆了朋友圈,赢得了252万元的奖金,但后来罗尔被剥夺了自己的名字,拥有三处房产,他的女性治疗费用只需承担3万多元。罗尔被指控为人善良,在捐钱时作弊。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对此,罗尔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说:“这三栋房子中,一栋应该留给儿子,一栋用妻子的名字,另一栋应该留给老人。”。然而,再次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微信宣布将返还公共账户收到的所有特殊捐赠,只是为了平息不断的谴责。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北京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慈善总会法律顾问张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吴和臣一家的医疗募捐是一种个人求助行为,不能仅仅因为发起人有一定的资产(住房和汽车)就认定其不能主动求助。问题的关键在于求助者在向平台发起募捐时,是否向社会客观、真实地解释了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张认为,虽然个人帮助不受慈善法律制度的规范,也不受慈善法的规范,但个人帮助属于民法通则、合同法、刑法等法律的规范范围。如发生恶意集资,发起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一站式“代理”

“从文案到认证材料,再到后续的转寄认证,全套服务要花费几千元,提取现金还需要一些额外的取现费。通过审核的概率很高,一般平台都可以通过。”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吴和臣事件”也揭开了互联网众筹平台审计漏洞引发的“虚假捐赠”产业链:撰写帮助文件-提供虚假病历-上传患者数据-认证转发。

针对吴和臣对数百万众筹审计的质疑,水滴筹募方曾回应称“该平台不具备审计保荐人车产的资格。”水地基金在5月5日发布的解释性文件中也指出,目前汽车生产、房地产、存款等家庭经济状况普遍缺乏合法有效的验证渠道。为了让捐赠人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决定是否帮助他们,水地基金要求赞助人尽可能真实地向捐赠人公布患者的相关信息。同时,点滴基金将第三方核查机制、监督报告机制和平台审计机制有机结合,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核查。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需要提供四份所需材料和一份补充材料才能启动水滴基金的筹资。强制性材料包括保荐人的姓名和身份证;与患者身份证正面合影,并为未成年人提供户口簿或出生证明;收款人的银行卡信息及收款人与患者为直系亲属关系的证明;对于三种以上的医疗证明,需要有诊断证明,入院病历、入院记录、检查报告和医疗单据的首页从四种中选择。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辅助材料主要是“情况描述信息”,主要填写患者的房产和车辆相关信息,然后帮助者可以根据平台界面填写目标金额、筹款标题、帮助描述等信息。从资料获取来看,平台方审核的几乎所有个人信息、疾病信息、收款人-患者关系、家庭情况等信息都是赞助商提供的。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5月9日,《国际金融新闻》记者与水滴基金媒体记者取得联系,试图采访和了解水滴基金的内部审计机制,但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相关回复。

随后,记者询问了作为发起方的点滴基金客服人员,相关客服人员表示需要提交发起方信息、患者信息、收款人信息、医疗证明材料和信用增级材料(主要是房地产和汽车生产信息)。当记者询问信用增级信息是否需要三方证明时,客服表示平台要求患者提供房产、汽车生产等家庭经济状况的解释,并通过患者的社交网络进行宣传。对于平台风险控制系统监控异常的项目,平台还要求患者提供家庭资产证明、收入证明、贫困证明等资料。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据报道,在网上募捐平台上提交并通过考试非常容易,如简易募捐、空投募捐、爱心募捐等,即使是像素和ps痕迹较差的诊断书也最早能在2分钟内通过考试。对于众筹申请人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三大平台的《个人帮助信息发布条款》、《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等相关条款均声明,平台不能保证通过平台发布的任何信息都是完全真实或准确的,捐赠人在决定捐赠或资助前应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平台审计的“弱点”孕育了“虚假捐赠”产业链。5月8日,记者在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平台上搜索了“写众筹拷贝”、“众筹处理”、“众筹认证”等关键词,发现了很多卖家和提供相应服务的信息。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作为众筹发起人,记者向卖家寻求帮助。撰写众筹文案的卖家说:“根据你的需要,通常是几百美元,你提供基本信息,其他人我们得到,总体效果还可以。”当记者问及撰写众筹文案是否存在法律风险或道德风险时,对方表示:“我们只提供文案产品,具体是你想做什么,我们不在乎,与我们无关。”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此外,记者转身联系了一位经营“众筹办理”业务的卖家。该人士表示:“它可以提供从文案到认证材料以及后续转发认证的全套服务。全套手续要花费几千元,提取现金还需要几笔额外的取现费。”“可提供前三家医院的医疗资料及相关证明材料”。“我们一般可以从手续费业务中提取现金,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它很有可能通过审核,并且可以被通用平台通过。”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迫切需要标准化

“目前,中国没有针对利用互联网众筹平台进行融资的监管法律。防止虚假捐赠的最佳途径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吴和臣事件”继续发酵。5月8日,民政部对此作出回应:个人帮助不是慈善募捐,也不属于民政部的法定监督职责范围。但是,由于影响慈善领域的秩序和规范,民政部将引导平台修订自律公约,针对群众关注的问题不断完善自律机制,并动员其他平台加入自律。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事实上,早在2016年8月,民政部及相关部门就出台了《公共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其中第十条规定:当个人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以及电信运营商解决自身或家庭困难时,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服务提供商以及电信运营商应当在显著位置向公众提供风险防范提示,告知其信息不是慈善公共募捐信息。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2018年10月,爱养、易养、弃养三大平台联合签署发布了《个人大病救助网络服务平台自律建议书及自律公约》,明确并完善了事前审查、回避公示、网上申报等功能。,建立了求助者的“黑名单”,加强了信贷约束,提高了公开性和透明度。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民政部在5月8日的回复中表示,最近几个月,相关平台已经按照自律公约的规定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并取得了成效。

水地基金在5月5日的解释中也重申了自律公约,表示作为发起人之一,水地基金积极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后续水地基金将继续推动自律公约的完善,以更严格的标准开展业务。不断改善对个人疾病的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的环境。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张告诉记者,公众对个人大病救助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捐赠款物使用的合法性。“自律公约”向公众展示了三大平台自觉整顿行业混乱局面的勇气。然而,在《慈善法》的“大慈善”理念下,作为一种有益的救助形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张说,大病救助行业可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怀和成长,包括完善的法律、政府监管和平台风险控制。因此,“自律+监管”是真正消除和整顿行业混乱的良药。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肖伟向《国际金融新闻》表示,网上众筹信息不属于慈善公益募捐信息,真实性是信息发布者的责任。众筹平台应在公开募款活动展示页面上提供报告功能。在收到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短信向记者反馈,并与相关方沟通;对于涉嫌欺诈、捐赠欺诈等违法行为,平台应立即冻结募集资金、终止项目、启动核查,并协助捐赠人依法维护权利直至诉至法院,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积极配合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肖洒认为,要防止虚假捐赠的发生,最好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我们目前有慈善法,但没有通过互联网众筹平台筹集资金的监管法律。要求互联网众筹平台按照《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集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和《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集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进行操作,并加强审核程序,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标题:网络众筹再起争议:平台审核漏洞滋生“诈捐”产业链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