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8字,读完约4分钟
高盛(Goldman Sachs)预测,中国债券市场被纳入该指数后,预计每月将吸引30亿美元。
作为世界第二大债券发行国,中国债券市场再次达到了一个里程碑。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最近宣布,从2020年2月28日起,中国政府债券将被纳入其广泛跟踪的指数中,而将9种期限为5至10年的中国政府债券纳入其各种指数的工作将在10个月内逐步完成。受影响最大的将是该行的新兴市场指数,如全球新兴市场多元化政府债券指数。据估计,跟踪该指数的投资者总共管理着2020亿美元。中国在该指数中的权重最终将在10个月内达到10%的最高权重,相当于巴西的权重,是新兴市场国家中最大的一个。这些指标是世界上许多重量级基金,尤其是主权基金必须参考的重要指标,这意味着大量基金将主动或被动配置中国国债。高盛(Goldman Sachs)预测,中国债券市场被纳入该指数后,预计每月将吸引30亿美元。
事实上,这是中国国债第二次被正式纳入国际主流债券指数。今年4月1日,彭博将350多种中国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了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据悉,纳入该指数后,“效应”显著,人民币债券成交量同比增长30%以上。当然,还有2017年7月推出的“债券通行证”渠道。在“债券通行证”出现之前,海外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途径(601988,诊断股)极其有限,只有人民币合格。外国机构投资者有两种“硬”模式(qfii和rqfii)和cibm直接进入。
结合不久前发行的负利率德国政府债券,中国政府债券对外国投资者的“魔力”不言而喻;将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的主权国家包括在内,也是该指数证明其实力的恰当含义。摩根大通的这一举动可以被形容为“里子”和“面子”。与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经超过90万亿元(约合13万亿美元)相比,摩根大通此次10%的最高权重并不能带来多少新的资本,但对于正在进行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市场有序开放的中国来说,却有着不可多得的现实意义和示范效应。此举可以增强外国投资者持有人民币债券的信心,共同推动债券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预计将协调互补推进在岸债券市场、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更重要的是,外国“黄金持有者”带来的债券市场治理的先进理念,将大大增强内地债券市场改革的紧迫性。
对于目前国内债券市场的参与者而言,在债券流动性、交易习惯、配套制度建设、再托管限制、税收规则、市场门槛、债券评级标准、违约处置、债权保护、跨市场套利等方面都有许多改进。可以预见,随着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的交易更加活跃,持有国内债券的规模也大幅增加。在参考了国际债券市场的先进规则后,这些促销活动有望一个接一个地转化为中文版本,并有望推动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入世”。
有趣的是,与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 mor 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和富时罗素(FTSE Russell)等著名全球指数机构将a股纳入相关指数所吸引的社会关注相比,债券进入指数显然是“孤独的”。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个人投资者对固定收益市场的兴趣不如股市。对于许多个人投资者来说,他们往往喜欢在股票二级市场和银行存款两个极端之间徘徊,对固定收益市场的回报率感到“无聊”和“鸡肋”,这是一个容易产生和理解的误解。当然,这也与两个主要的固定收益市场有关,即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对机构投资者如银行、基金、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更加开放。即使有“知识渊博”的散户投资者对本地债券和其他类型的债券持乐观态度,他们也只能在森林里捉鱼,但他们无法被网住。然而,今年年初,在银行柜台出售的第一批地方债券上市了,立即被一家空银行抢走,这有望为散户投资者参与固定收益市场打开一个新的舞台。毫不奇怪,后续试点地区的银行柜台将继续出现地方债务“脱销”的热潮。
(作者是基金从业者)
标题:国债“入摩”让中国资本市场更国际化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