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9字,读完约4分钟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推进全面开放的具体任务,要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减少外商投资准入的负面清单。
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办法(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办法(负面清单)》(2019年版)。随着这两个“清单”在7月30日正式实施,外商在华投资准入的负面清单项目减少到40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负面清单项目减少到37个。
11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继续减少全国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清理和取消未列入负面清单的限制性措施,确保开放措施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开放水平。
自由贸易区“负面清单”
6年内“瘦身”5次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了近年来“负面名单”的“瘦身”过程。
具体而言,2018年版的负面清单从2017年的63项减少到48项,2018年版保留的限制性措施比2011年版减少了约四分之三。制造业基本放开,服务业等领域也有序推进。2019年外国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保持了2018年版本的结构,并进一步简化了负面清单。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项目从48项减少到40项,比2018年下降16.7%。
在过去的六年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负面清单已经被“瘦身”了五次。2013年9月,随着上海FTZ的成立,首次发布了FTZ负面清单,成立之初有190项。2014年,它减少到139项。2015年,随着自由贸易区的扩大,自由贸易区的数量减少到122个,扩展到四个自由贸易区:上海、广东、天津和福建。2017年自贸区负面清单减少到95个项目,当时涵盖11个自贸区。2018年,免税区的负面清单减少到45项。2019年,一系列开放措施进一步出台,自贸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减少到37项,比2018年减少17.8%。
通过梳理2019年版负面清单的内容,可以发现在交通运输、增值电信、基础设施、制造业、矿业和农业等领域引入了新的开放措施,在更多领域允许外商投资控股或独资。
否定列表条目
会进一步减少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正在稳步增长。今年前9个月,全国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0871家,实际利用外资6832.1亿元,同比增长6.5%;9月份实际利用外资791.8亿元,同比增长3.8%。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近日在“关于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政策的定期通报会”上表示,从2017年到《意见》发布,国务院共发布了四个利用外资文件。这些文件可以说对改善我国吸引外资的环境,增强外商对中国投资的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今后,负面清单项目将进一步减少,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将越来越大。
万博新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商业环境中心主任刘哲在谈到未来可能进一步开放的行业或领域时向《证券报》表示,鼓励外商投资不仅是一个金融渠道,也是一个重要的人才和技术合作渠道,有利于加快我国弱势行业人才和技术的积累,促进我国相关领域和产业的转型进程。与前几年相比,目前实施的负面清单已经大大减少,制造业的市场准入已经基本完全自由化。下一步负面清单的突破将集中在服务业。我们可以看到,金融领域开放的范围和进展大大超出了预期。未来,随着自由贸易区和新领域的开拓性探索,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的外资准入制度也有望突破。
“减少负面清单不仅扩大了空吸引外资进入中国的空间,也有助于提高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上海立信会计金融研究所自贸区研究所副所长肖本华对《证券报》表示,未来进一步开放的领域主要是第三产业。例如,到2021年,金融业已明确取消证券业、期货公司和寿险公司51%的外资持股限制,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在交通、信息技术服务和商业服务领域的开放。
标题:自贸区“负面清单”6年5次“瘦身” 新政继续压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3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