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69字,读完约7分钟

我们的记者杜冰

“以g20数字普惠金融先进原则为指导,探索利用金融技术缩小数字鸿沟,扩大金融服务辐射半径,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可用性和满意度。”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行的“金融技术论坛”上的讲话。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与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长期面临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如服务失衡、成本高、效率低和商业可持续性不足。近年来,数字普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正是因为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主流金融机构在探索普惠金融时遇到了这些困难,而新兴的数字技术有望成为摆脱这些困难的利器。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如今,“没有金融技术普惠金融难”已逐渐成为业界共识。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浪潮中,中国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始发挥主力军作用。与此同时,行业内新模式的创新层出不穷,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呈现出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形式,严格遵循风险防控底线仍将是数字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金融技术大大增强了包容性金融的可行性

商业金融机构强调收益是否能够弥补成本,收益是否能够匹配风险,这正是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遇到的瓶颈。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下,很难同时拥有“正义”和“利润”(商业可持续性)。要打破这一矛盾,必须创新服务模式,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这种可能性。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数字普惠金融的兴起创造了普惠金融的技术旋风。技术手段可以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更准确地为小微群体和弱势群体服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所谓的数字普惠金融是指通过金融技术促进普惠金融的所有创新。通过数字或电子交易,可以大大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面,更好地支持金融服务不足的群体(如肖伟和“三农”客户)。”曾刚说。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至此,业界已达成普遍共识。“谁能利用金融技术实现流程优化和风险防控,谁就拥有主动权,谁就更具竞争力。”江苏银行董事长夏萍表示。

“技术的广泛采用摆脱了小微企业人的海上战术的传统思维,成本覆盖和风险定价问题的解决取得了突破,使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服务更具可行性。”北京大学新金融与风险投资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陈文认为。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今年6月,中国央行和中国保监会首次发布的《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也明确指出,“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正在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变信用评估模式,改善营销。它在争取客户和提高贷款发放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支持选择和可能性。”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数字普惠创新加速

“数字包容性创新继续深化。”《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9年)显示,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相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相关创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除了新兴的金融技术企业,传统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保险等。)已经成为数字包容性创新的主力军。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随着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为大众服务、造福民生”的金融服务不再是空.的城堡在这一点上,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拥有最多发言权。

“过去几年,银行业积极利用金融技术创新服务渠道,拓展服务深度,降低服务成本,极大地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便利性。”曾刚说。

国有银行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以建设行为为例,建立了批量客户获取、准确刻画、自动审批、智能风险控制、综合服务的普惠金融新模式,推出了以小微企业交易、结算、纳税、采购等场景为重点的“小微快贷”系列产品。与此同时,它推出了国内银行业唯一一个面向小微企业的新型移动融资平台。实现了客户“一分钟贷款、一站式服务、一价收费”的新体验,为73万多客户提供了5000多亿元的贷款支持,普惠金融准确落地。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中小银行的创新能力也在这方面得到了充分发挥。特别是对私人银行而言,互联网的先天因素和服务大众的使命使它们在探索数字包容性方面更加积极和灵活。以江苏苏宁银行为例,其业务逻辑和发展模式是通过“金融技术+情景金融”实现普惠金融。苏宁银行董事长黄金老介绍,苏宁银行专门开发“小微业务贷款”的小额金融产品,开发并推出了从寻找目标客户到客户准入、到风险预警、最后到不良贷款率处置的“黑色技术”。截至今年8月底,苏宁银行总资产超过600亿元,个人客户达到2000万,服务小微企业12000多家,平均每户贷款60万元。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纵观整个金融业,“聚合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包容性趋势正在加速其应用和推广。平安普惠率先尝试了这一模式。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平安普惠正与平安集团内外具备特定能力的银行、保险公司和非银行机构合作,为线下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个体户提供贷款服务。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虽然一个组织不具备所有的能力,但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例如,银行财务能力强、成本低,保险机构风险评估和精算能力强,可以增加对资质不足客户的信任,分担出资人的风险;许多非银行机构在技术应用和数据创新方面有很强的能力,或者在客户获取和流程设计方面有很多创新。”平安普惠董事长赵表示,这种“聚集模式”在金融资源和小微人群之间有很好的联系,在解决线下长尾客户问题上效果明显。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警惕新技术带来的风险

数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普惠金融的发展模式,由此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

“在实践中,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它也符合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既服务于实体经济,又支持薄弱环节。然而,数字普惠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虽然它实现了对传统金融风险的更好管理,但它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对此必须予以重视并及时监管。”曾刚说。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在这方面,建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张卫中也认为,由于科技的赋权,数据应用取得了快速进展,但也存在数据再加工、数据标准化等问题。要做好普惠金融,必须坚持线上线下结合,防范外部欺诈风险,做好对客户的金融启蒙教育。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数字普惠金融研究小组的一份研究报告,数字普惠金融可能带来许多风险:第一,市场参与者的不当行为导致的风险。如果部分金融机构在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时未能妥善保护信息安全,则存在将消费者个人信息挪作他用或擅自泄露消费者隐私的行为;一些金融机构没有披露其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他们投放的金融广告是不负责任的。第二,不成熟和不可靠的新技术带来的风险。例如,金融机构使用了许多新技术,但有些在系统安全、模型安全、资本安全和数据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为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稳步发展,必须严格遵守风险防控底线。对此,建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刘桂平表示:“防范和化解风险是金融体系的重要使命,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是以风险管控能力为基础的。为了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内部和外部修复数字普惠金融,为风险防控奠定基础。”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如何防范和化解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风险?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这要求它们结合数字金融产品的特点,完善相关业务操作规范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预警,完善金融消费者投诉和处理机制,切实保障消费者数据和资金的安全。

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要重建高质量金融服务的能力,我们首先需要增强自信心,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夏萍认为,银行业应牢固树立合规是最大竞争力的理念,遵守监管,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提高整体风险管理水平;同时,要充分发挥金融技术优势,不断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

标题:金融科技赋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走向纵深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3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