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27字,读完约6分钟

李文宇

目前涉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明显下降,制约了其对农业的金融支持和健康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提高信贷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以及风险防控能力,从而实现增加财政支农和可控信贷风险的双赢目标。目前,农业金融机构信贷管理的主要缺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涉农金融机构提高信贷管理质效的途径

首先,贷前调查更注重担保而不是操作。对农业金融机构的贷前调查侧重于次级还款来源,如抵押和担保,以及过度依赖抵押和第三方担保措施。贷前调查不够深入和细致,对客户信用状况和首次还款能力的深入调查和分析被忽视。对贷款的真实目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了解不够,难以真实、完整、全面地掌握借款人的相关信息。

涉农金融机构提高信贷管理质效的途径

其次,信用审批重形式轻实质。涉农金融机构贷款集中审批侧重于形式要求的审查,难以分析判断高风险项目中借款人偿债能力、贷款挪用等实质性风险。在压缩不良贷款、收取利息等指标评估的压力下,借款人在偿还贷款有困难时,通常会为管理不善的企业办理贷款展期手续,偿还旧贷款、借入新贷款、放宽贷款条件、转变贷款周期、延迟风险暴露,使银行失去最佳的恢复机会。

涉农金融机构提高信贷管理质效的途径

第三,贷后管理更注重报告,而不是监督。首先,贷后管理的概念滞后。有一种误解认为借款人按期偿还利息,即安全无风险的贷款。贷后管理放松,贷款和展期没有严格控制,忽略了业务条件恶化的可能性。其次,贷后监管不到位。贷后检查不深入,贷后监管报告侧重于报告功能,没有高频率、高质量的风险监控和预警,对贷款资金的实际流向、借款人的动态经营状况和偿付能力的变化监控不到位。第三,贷后管理的技术含量低。贷后风险监控主要基于定性分析,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贷后信息收集、大数据应用、定量分析和前瞻性风险识别能力处于薄弱环节甚至是真正的空区,难以对市场的影响因素和趋势以及借款人的潜在经营风险进行动态、准确的风险评估。

涉农金融机构提高信贷管理质效的途径

最后,人才配置注重业务发展,忽视风险管理。首先,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涉农贷款单笔金额小,贷款数量大。客户经理需要逐户管理数十家贷款企业。信贷人员不足,信贷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存在重信用营销、轻风险管理等问题。二是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缺乏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信贷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合规意识有待提高。缺乏精通银行风险管理和风险计量模型的人才,风险监控停留在对已发生数据的分析上,缺乏预测和判断未来趋势的技能,信贷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风险管理的需要。

涉农金融机构提高信贷管理质效的途径

笔者认为,在当前信贷风险加大、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压力加大的环境下,应加强风险防控能力,提高信贷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创新信用风险控制理念,加强对借款人经营行为的研究和判断。首先,树立动态管理的理念。随着产品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和行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客观上要求对贷后风险的判断必须进行动态调整,并及时进行全方位的业务预测分析和风险预警。第二,适当扩大抵押物的范围。抵押物从房地产扩展到应收账款、专利权、存单等。缓解涉农企业有效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第三,重点分析判断借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以良好信用为授信的主要依据,在加强风险识别和判断,提高信用评级符合准入标准的客户风险管控能力的基础上,减少对债务水平合理、业绩良好的优质客户对抵押品的过度依赖,依托内部评级信用机制,加强对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的分析。

涉农金融机构提高信贷管理质效的途径

确保良好的客户准入和科学的贷款决策。首先,利用大数据识别目标客户,提高客户获取能力。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和用户交易数据,我们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客户的消费习惯、投融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实现对客户的准确刻画和准确营销。第二,加强贷款前的尽职调查。贷前调查通过现场会谈、现场调查和对主要财务数据的分析,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交叉验证,以确保信息的准确和详细。对客户交易数据和交易行为进行科学分析,了解借款人的资质、信用状况、行业发展前景和经营状况,准确评估贷款项目效益和还本付息能力。第三,科学的风险评估。根据贷款前的调查结果,根据产品、行业和客户群体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风险评估规则,准确衡量和评估信用风险,从而准确匹配用户的贷款需求和风险定价。在审批过程中,要严格验证相关实质性要素和要求的合规有效性,严格评估潜在信用风险和风险缓释措施的有效性。

涉农金融机构提高信贷管理质效的途径

丰富风险控制的技术手段,增强贷后风险管控能力。第一,加强信贷管理和金融技术的整合。加快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用数字化、智能化的风险控制手段取代传统的人工经验判断。改变客户经理依靠财务报表和抵押物识别客户信用风险的逐户管理模式,依靠科技手段高效管理更多客户。及时传递贷后信息,实现全面、实时的效益和信用台账信息共享。二是建立大数据监控模型,实时监控借款人的经营状况。根据客户规模、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分类,设置不同的信用风险监控和预警指标,密切监控借款人账户交易信息、真实资金流量、关联交易等信息,及时预警大额资金异常流动和不符合业务规则的交易流量,有效识别挪用资金、借款企业空空壳、银行债务suspension/ӕ第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化解风险。对于已经经历过拖欠利息和贷款逾期的主体,根据贷款对象、贷款金额、贷款周期和贷款风险程度的实际情况,应分门别类,一企一策,加大催收力度,抓住重点和突破口,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

涉农金融机构提高信贷管理质效的途径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智力支持。首先,增加信贷人员的编制。人力资本是信用管理的核心要素。涉农金融机构迫切需要按照前台营销场景、中间台风控制技术和后台管理大数据的目标,充实信贷管理人员的力量,实现金融支农与风险防范并重。二是完善人才培养的支撑机制。有针对性地制定信贷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加强账户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案例讨论和内部控制制度集中学习,加强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点的业务培训和人员培训。贷前培训侧重于改进尽职调查管理理念、业务技能和合规意识,而贷后管理侧重于数据建模、定量分析和风险监控。信贷人员在全面提升中有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提高他们的风险识别能力。三是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账户经理在不良贷款的早期发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增加信用风险管理评估的权重,将贷款质量作为评价账户管理人员绩效的重要指标,引导他们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信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标题:涉农金融机构提高信贷管理质效的途径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1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