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8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体育强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日下午,国务院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建明介绍了《纲要》的有关情况。
长期以来,大众健身场馆的缺乏阻碍了大众体育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在这方面,《纲要》提出了明确的解决办法和政策指导方针。
到2035年,人均体育场馆面积将达到2.5平方米,比2017年《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公布的1.66平方米有明显增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空城市规模的扩大、旧城区的改造、户外运动场地的兴起等因素的影响,各部门、各地区纷纷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顺应社会形势,加快了体育场馆建设的步伐。
健身场馆的增加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需要协调未来全民健身场馆和设施的建设。加强城市绿道、健身步道、自行车道、足球、冰雪运动等场馆设施建设,并与住宅、商业、文化娱乐建设项目综合开发改造相结合,合理利用城市空广场、地下空房、公园绿地等。
“据估计,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到6.3亿以上。”李建明说,为了实现到203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5%以上的目标,通过《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城乡居民比例达到92%以上,有必要继续开展全民健身工作。
在体育强国建设中,不断提高竞技体育实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纲要》提出要完善国家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竞赛制度,促进职业体育的发展。此外,我们将确保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收获体育成就和精神文明,确保整个项目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上进入,实现中国冬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历史上最好的成绩。
影响人心的“三大球”有明确的发展要求。“现在,作为一个集体班,拥有大量观众和广泛参与者的‘三大球’发展得还不够好。”李建明说,“三大球”和田径、游泳等基础体育项目分开提出,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它们在整个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扩大它们的影响和受众。要实现“三大球”的全面推广,还需要运动员不断努力,培养项目的文化基础,为青少年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到2035年,体育产业将更大、更强、更好,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和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的经验,预计2035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1.3万亿元。
李建明说,体育产业是一个快乐的产业,一个民生的产业,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体育产业也是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需求弹性高、覆盖面广、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强的特点,发展前景广阔。
要想成长为经济支柱产业,需要进一步激发体育产业市场参与者的活力。《纲要》提出支持R&D体育用品的设计、制造和示范应用;支持发展体育训练、规划、咨询、经济、营销等企业;鼓励大型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鼓励大型健身俱乐部跨区域连锁经营。“体育产业仍然是一个新兴产业,可以整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新旧动能的转换中,随着新兴技术的诞生,新产品、新形式和新模式将不断涌现,并具有强劲的增长和可持续性。”李建明说。
扩大体育消费也是《纲要》的重要内容,包括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增强体育消费粘性、丰富假日体育赛事供给和刺激群众体育消费需求。(记者刘)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李润发
标题:二〇三五年经常体育锻炼人数将达六点三亿以上 全民健身持续发力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0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