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4字,读完约3分钟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介绍了旧城区改造情况,他说,2017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包括厦门和广州在内的15个城市启动了旧城区改造试点。截至2018年12月,试点城市的106个旧社区得到了改造,使59,000名居民受益,并形成了一批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

推动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后续长效管理机制

经过初步调查,目前我国需要改造的旧城区涉及居民上亿,范围广,数量大。“通过过去一年左右的研究和试点情况,这些社区可能已经建立了20多年。由于原设计标准相对较低,维护保养不到位,存在几个特别突出的问题。”黄艳说:一是管网破旧,水、电、气、光纤等设施缺失,老化严重;二是缺乏公共服务,如养老、房产、文化娱乐、健身、车辆存放等。,特别是在一些老龄化程度高的老社区,尤其需要电梯;三是公共环境差,包括道路损坏、秩序混乱、违章建筑等。

推动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后续长效管理机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旧住宅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进城市旧住宅区改造。截至今年5月底,有17万个旧城区需要重建,涉及数亿居民。

推动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后续长效管理机制

据了解,旧住宅区的改造将分为三类:第一,基本配套设施,如水,电,煤气,道路和其他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市政基础设施,将得到维护和改善。安装电梯不是强制性的,经居民同意可以支持安装;二是基础设施升级,包括公共活动场馆、停车场、活动室、产权房等。条件允许时;第三,改善公共服务的内容,包括改善社区设施,如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照顾儿童、医疗保健、帮助进餐、家务和快递。黄艳表示,考虑到地区差异较大,各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城市需求,列出城市或社区需要改造的内容。

推动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后续长效管理机制

黄艳表示,即使对旧城区住宅区进行改造,如果没有长期的维护和运营管理机制,改造效果也难以长期保持。目前,旧住宅区的居民往往没有支付服务费用的习惯,他们需要支付物业费,并在改造实施后改变他们的思维和理解。

推动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后续长效管理机制

黄艳说,从试点情况看,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加强宣传引导,提高老社区居民购买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动员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必须提供一个平台,让居民充分协商,让每个人从一开始就参与转型。

推动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后续长效管理机制

从试点城市的角度来看,产权模式是根据居民意愿和支付能力的实际情况,通过自主协商选择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许多转型社区,物业费的征收率已经超过80%,停车场的收费率已经超过90%。

推动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后续长效管理机制

黄艳透露,在下一步,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找出旧城社区的类型和居民的改造愿望,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旧城社区改造的标准和对象范围。同时,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推动建立社区后续长效管理机制。此外,我们将积极创新旧城区改造的投融资机制,包括探索可持续的金融支持,吸引社会力量以市场化方式参与。(经济日报记者王雨辰)

标题:推动建立老旧小区改造后续长效管理机制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