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40字,读完约10分钟
[摘要]北京2019年预算报告称,国家明确的减税和减费政策将使北京本地收入减少约300亿元。在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作为北京市传统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财政收入有望呈现下降趋势。
《时代周刊》记者陈泽秀来自北京
在中央政府决定大规模减税和减费的背景下,2019年地方政府频繁努力减税和减费。
自1月23日起,浙江省率先宣布“六税两费”下调50%,各省纷纷效仿。据《时代周刊》记者统计,截至2月18日中午,包括北京、辽宁、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在内的29个省(区、市)已选择减征50%,并可享受其他叠加优惠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期为三年,即2019年至2021年。
此外,一些省份在地方当局内部实行了减税和自我选择行动。例如,山西的城市土地使用税降低了25%;上海将所有车辆的征税标准降低到法定税率的最低水平;天津市四项印花税核定征收率下调30%。
《时代周刊》记者梳理了各省政府的工作报告,发现一些省也明确了2019年的减税目标。2018年,江苏为企业降低成本超过1200亿元。江苏拟在2019年为实体经济企业降低成本1600多亿元;2018年,浙江省减轻企业负担1650亿元,并提出2019年力争减轻企业负担1500多亿元。
在经济低迷、减税和减费的影响下,地方财政收入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从支出方面,要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减少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收入方面来看,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已成为各地的主要应对手段。
29个省已经降低了“六税两费”
1月9日,中央政府发布了今年第一波2000亿元小微企业减税措施。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1月17日发布的通知,各省可在税额的50%以内减免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市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
1月23日,浙江省率先下发了关于地方税费减免范围的通知,对上述“六税两费”进行了最大幅度的减免。然后许多省份跟进。截至2月18日上午,至少有29个省已经发表了论文,它们都选择将“六税两费”减少50%。
“经国务院批准后,大多数地方都按照最高标准制定了政策。这表明,实施减费减税政策的意愿很强,各地都愿意为本地企业减轻税收负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研究所税务研究室主任张斌告诉《时代周刊》记者。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8年财政收支情况,2018年国家资源税为1630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为4840亿元,房产税为2889亿元,城市土地使用税为2388亿元,印花税(包括证券交易印花税)为2199亿元,耕地占用税为1319亿元。与超过6万亿元的国内增值税和超过3.5万亿元的企业所得税相比,上述“六税”都是小税。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范紫英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六税两费”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很小,不会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特别大的影响,这也是各省选择在顶层减税的主要原因。
除“六税两费”外,一些省份还出台了选择性减税措施。例如,山西省在1月23日宣布,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将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对全省城镇土地使用税标准进行75%的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负担平均降低25%,实施期限为3年。无独有偶,从今年1月1日起,山东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标准整体下调了20%,高新技术企业按照调整后的50%计税。《山东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2019年降低印花税核定征收率,货运车辆和船舶减半征税。
例如,上海从今年开始全面调整车船税税率,将所有车辆的税率降至法定税率的最低水平,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上海市2019年预算报告提出,结合降低企业土地成本的要求,降低城市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的征收标准。江苏省2019年预算报告还提出要落实城市土地使用税和车船税税率调整等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清理和规范收费资金的政策。
今年1月初,天津市出台了19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明确规定地方政府的税费应在法定税率的最低水平上执行。其中,购销合同、仓储合同、货物运输合同和加工合同四个税目的核定印花税税率下调30%;大力降低涉案企业的行政性收费;彻底取消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税费减免措施。
从上述地方减税行动来看,主要是围绕城市土地使用税标准来降低企业的土地成本;调整税率或车船税税额,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降低核准和征收的印花税比例。
江苏等三省今年的减税目标超过1000亿元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2019年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和减费。在今年的省和地方会议上,“减税和减费”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之一。
一些省份已经宣布,他们将出台并实施新一轮减负措施。例如,《浙江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放水养鱼”和疗养并举,制定和实施新一轮减负措施,减轻企业社会保障缴费的实际负担,降低工商电价,坚决控制乱收费乱罚款,努力落实减税、减费政策。
《广东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广东省减税计划和具体措施。稳定社会保险征缴政策,适度降低部分社会保险险种的缴费比例;海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表示,2019年,将制定政策措施,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些省份明确提出了2019年降低税费的目标。例如,江苏省将加大减税和减税力度,清理和规范企业收费,全年减少实体经济企业成本1600多亿元;浙江省表示,将力争减轻企业负担1500多亿元,切实增强企业并购意识;江西省提出全年减轻企业负担1000多亿元。此外,云南、贵州、河北、宁夏分别提出了2019年企业成本降低900多亿元、400多亿元、300多亿元、80多亿元的目标。
“实施较大规模的减税、减费,应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改善税制结构,服务当前宏观政策取向,平稳国民经济周期。”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访问财政部并主持座谈会时表示。韩正强调,要注重细节、落实和实效,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效率。
地方政府将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税费和减轻企业负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部分省份提出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创业企业实行包容性减税和免税,降低社会保障贡献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物流成本,清理和规范各种附加收费。
但是,地方政府不太可能自行调整以降低增值税税率和社会保障保险费率,这是2019年减税和减费的亮点,需要获得中央层面的批准。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告诉《时代周刊》记者,没有调整增值税的权力;目前,虽然地方政府可以调整社会保障率,但考虑到国家养老金计划将在未来实施,中央政府主要把握降低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险)的节奏,地方政府不能随意调整,否则很容易造成养老金的流失。
财政部部长助理徐洪才今年1月表示,增值税计划正在研究、论证和计算之中,将在按程序审核后公布实施。董登新分析说,增值税改革计划可能会在三月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公布。“涉及增值税的重税可能必须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董登新说。
如果地方财政吃紧怎么办?
为了促进减税和减费,中央政府收入和地方政府收入都将面临收入减少的局面。
根据北京2019年预算报告,国家明确的减税和减费政策将减少北京地方收入约300亿元。在持续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作为北京市传统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财政收入有望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2019年北京财政收入增长将明显放缓。此外,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基金预算的盈余收入较上年大幅下降,导致可动用的财政资源(如上年结转收入和2019年可动用的预算稳定基金)大幅减少,使北京成为近年来财政最紧张的一年。
不仅北京,上海、安徽、江苏、四川等省市在今年的预算报告中也指出,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减税和减费政策等因素,2019年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刚性支出需求持续增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
如果当地政府的“钱袋”很紧怎么办?如何平衡收支关系?省级预算报告给出了答案。
从支出来看,主要表现为优化支出结构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大多数省份都建议政府应该带头过紧日子,大力削减一般支出。其中,北京表示将继续推进“厉行节约”,除刚性和重点项目外,一般费用降低不低于5%,三类会议费和公务接待费的定额标准降低20%。
上海方面表示,坚持保持压力,这项保险的支出得到了各种可能的保障,这种压力的支出得到了坚决抑制。严格控制“三项公共基金”的预算,取消低效和无效的支出。除重点和刚性支出外,各部门其他一般支出均削减不少于5%。
就收入而言,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根据四川省的预算报告,财政部在2019年提前发布了687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上限。新的2019年全年债务限额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后正式发布。四川省财政厅在收到年度定额后,将预算调整方案及时上报省人大常委会。上海还提出,要在国家批准的地方政府债务范围内,积极努力扩大上海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并适当向承担本市重大建设项目、债务风险较低的地区倾斜。
张斌告诉《时代周刊》,通过发行地方债券,建设性资金的缺口可以得到弥补。“如果补偿较好,关键支出能够得到保证,那么地方财政资源因减税而减少的情况将大大缓解。”
此外,培育新的金融增长来源也是一种手段。北京提出要积极规划中长期金融资源建设,构建完善的经济结构,促进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安徽提出要培育建设丰富的资源。具体措施包括支持促进开发区创新升级,增强开发区创新资源的集聚功能,培育税源;应采取更多的投资资金和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财务预期管理,按规定有序顺畅地组织收入。
范紫英认为,在税收征管方面,以前不规范或不完全征收的部分,“今后很多地方可能会慢慢补上这一块。”
标题:顶格减征“六税两费”增至29省 平衡收支考验地方智慧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