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8字,读完约4分钟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和《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的意见》发表1周年之际,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收到了自然资源部的政策“大礼包”。
近日,自然资源部下发了《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地区和深港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和探索的函》(以下简称《意见》),其中计划在全国土地空、空进行土地利用、耕地占补平衡、房地产登记。
其中,在建设用地方面,《意见》支持广东探索建立省内建设用地交易机制;创新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探索建立全国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支持探索地上、地表和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设立和分层供应的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为充分发挥深圳“两区”的重叠优势,《意见》支持深圳深化自然资源勘探改革。除了支持广东和大湾区向深圳申请的改革和探索外,《意见》还支持深圳获得相关法律授权。空国土规划完成后,可根据规划期探索实施总量控制模式;国务院授权广东省批准的永久性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用建设用地,由广东省委托深圳市审批;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公园绿地建设用地不纳入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管理新机制;探索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闲置费征收标准和违约情况下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可操作方法;探索国有土地使用权后续期限届满的运行路径;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基本农田分类保护利用的新模式。
这些政策对“土地匮乏”的深圳尤为重要,尤其是“占补平衡”政策。目前,深圳已经向广东省申请了相应的政策,这开启了深圳增加住宅建设用地供应的发展想象。
《意见》具体列举了深圳市扩大土地自主经营权和增加建设用地的几个探索性问题。其中,深圳市的“探索国有土地使用权期满后续期的运行路径”、“研究探索历史遗留土地违法问题的处理办法”和“探索建立全国耕地占补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尤为引人关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新时期城市有机体理论研究人员杨志说,这实际上是深圳在土地管理上的“权力扩张”,使深圳在土地利用上有更多的自主权,为解决土地短缺问题创造了条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深圳土地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深圳总面积仅为1997.47平方公里(不含深汕合作区),仅占北京的12.17%,上海的31.50%,广州的26.76%。根据深圳市政府2005年11月实施的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作为保障深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和“高压线”,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的土地面积为974.5平方公里,占48.76%,接近深圳总面积的一半。
统计显示,近4年来,深圳住宅用地实际供应量为766.6公顷,仅占建设用地实际供应量的14.2%。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今年4月发布的《2020年住房发展实施方案》,深圳市住宅用地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量的22.6%,低于国家相关标准25%-40%的下限,难以满足人口快速增长条件下住房需求增长和质量提高的要求。
一方面,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急需;另一方面,开发土地的存量处于困境,根本不能违反基本的生态控制线。城市快速发展与土地短缺和“不可持续”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深圳房价持续上涨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这一意见扩大了深圳独立土地管理的权限,使深圳有可能获得更大范围的土地总体规划空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增加深圳住房建设的土地供应。尤其是“占补平衡”为深圳增加住房建设用地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也为其他城市的土地管理提供了“深圳经验”杨志认为,从长远来看,稳定房价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住宅用地供应。《意见》的颁布对深圳大有裨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阳腾)
标题:重要时刻获政策大礼包 深圳土地短缺或将有解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