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63字,读完约5分钟
如今,从空俯瞰娄烦山区,在群山和绿色植物之间,你可以看到明亮的蓝光和阴影在阳光下出现和消失,随着山脉和沟壑的起伏,它们连成一条线,融合成一片——这就是娄烦当地人称之为“阳光银行”的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最近,“十三五”期间娄烦县第一批光伏并网发电扶贫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输电收入将在几天内分配到贫困村。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娄烦51.98兆瓦的多村联合建设项目、30兆瓦的集中项目和34个村联合建设项目已全部并网发电。
取之不尽的“阳光银行”
娄烦县庙湾镇偃师崖村位于汾河东岸,是“十三五”期间确定的太原市市级扶贫村。在这个有500多人的小村子里,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近一半。
“光伏电站建在我们村中心的高坡上,地势高,交通方便,照明时间也有保证。”村长张存山热情地带路。沿着蜿蜒的斜坡转了几圈后,我们很快看到了一排整齐的光伏板。就在几天前,第一次电力传输和互联网接入的收入被计算在内。看着发票上的数字:26763千瓦时,8835元,村长的心里充满了喜悦。
该村第一书记吴仔细计算了一下经济账户:“180万元的电站建设资金大部分来自财政补贴,村里几乎没有建设负担;光伏电站建成后,可使用近20年,总收入每千瓦时0.85元,年总收入22万元;输电收入按4: 6的比例分配给村集体和村里的贫困人口,平均每个贫困家庭每年可增加收入约500元。对于村集体和村民来说,这是取之不尽的阳光银行。”准确实施光伏扶贫,让阳光的好处进入农民的口袋,让快乐的笑容挂在农民的脸上,让党的扶贫政策照亮农民的心灵。
因地制宜建设光伏电站
娄烦县位于太原市西北部吕梁山腹地,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县。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晴天。每年2800小时的日照时间已成为取之不尽的优势资源。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下达了“十三五”期间2859座102.94万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任务,占全国规模的四分之一,其中娄烦县是重点建设区。”娄烦县供电公司经理王金刚介绍。
为了在6月底前完成扶贫电站并网送电任务,国家电网公司将全公司的努力投入到有序推进光伏扶贫工作中。从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开始,公司领导就牵头对光伏电站现场进行了分组和实地调研,积极奔走,并与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和协调。自5月初开工以来,全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光伏工程业主项目部十几名成员全身心投入到项目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休息过。公司党支部和党员带头组建“亮旗”光伏施工“先锋队”,深入各施工现场参与过程控制和早期验收,确保了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截至6月29日,娄烦51.98兆瓦多村联合建设项目、30兆瓦集中建设项目和34个村联合建设项目全部并网发电。最近,第一笔电费收入已经结清,将在几天内分配到贫困村。
这样一个好的扶贫项目不仅会让娄烦受益。据了解,自2015年试点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已有50个集中式和2685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并网运行,电费结算3.23亿元,补贴3406万元。光伏扶贫的好处使5000多个贫困村庄受益,推动该省177000个贫困家庭的收入增加。
教人们钓鱼,教他们钓鱼
站在贫困家庭段世泰的小院子里,你几乎看不到光伏电站的影子。段世泰每天还是习惯性的看着电站的方向——偃师崖村的光伏电站采用了屋顶和地面的双重布局,在新建的22户危房贫困户安置房的屋顶上还建了一些发电板。中午温暖的阳光悄悄地洒了下来,蓝色的光伏板在屋顶上闪闪发光。“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就能搬到新家了。三座砖房朝日,有水有电,有暖气,比这破窑洞好多了。”
段世泰一家四口挤在一个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十多平方米的破山洞里。一个家庭有四个人,要么是残疾人,要么是重病患者,但是唯一健康的大儿子没有技能,所以他只能靠偶尔打零工挣微薄的收入。尽管有各种政府补贴,他的生活仍然很拮据。光伏电站的建成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
2017年以来,国家电网太原供电公司一秘吴和几位同事来到偃师崖村开展扶贫工作。“村里有96户贫困户,每户都有自己的困难。光伏电站的建设只是我们扶贫工作的开始。教人钓鱼,也教人钓鱼。如何提高贫困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是我们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吴介绍说,下一步,村里要利用光伏电站的收入,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优势和现有的电力优势,扩大扶贫面积,建立村民脱贫的长效机制,在保证村民稳定扶贫的基础上,促进偃师崖村及周边地区的长期发展。“我们不仅要建设新的加工厂,扩大村内小杂粮加工特色,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要充分利用偃师崖村的环境优势,打造一个原生态的绿色城镇,为建设美丽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光伏扶贫拓宽了村庄的发展道路。过一会儿,村子就会大变样,欢迎大家来做客。”村党委书记张建明笑着说道...
我们的记者张博
编者:于涛
标题:阳光下的扶贫路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