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6字,读完约4分钟
计划经济时期的石磨、水箱、骨灰盒、袜子树、铜瓢、布票、油票、副食品证、购粮书...这些曾经在人们家里使用的旧物品已经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为了让人们记住历史,感受时代的发展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古交市的81岁老人康菊才对自己的庭院进行了改造,整理出了1000多处保存完好的民俗风情和日常用品,并修建了“民俗记忆博物馆”。10月24日,第一批游客来到这里。10月31日上午,古交市统战部部长和妇联、侨联领导来到民间记忆馆,出席了“妇女创业创新卓越示范基地暨侨乡”揭牌仪式。
把小院子改成展厅,看看时代的变迁
古交市西曲是山上一个普通的小院子。这曾是康菊才居住多年的老房子。今天,这座房子已经成为民间记忆博物馆的展厅。
走进展厅,第一栋房子摆满了生活用品。房子里有一个平柜门,康菊才说是30年代的。1940年,日本侵略者入侵古交,烧了房子里的簸箕和板凳。甚至门柜的两扇门也被拿掉烧掉了。现在这两扇门在解放后被重新配置了。
如今,平柜门静静地立在角落里,这已成为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证。老人最后捡起了一只木袜子。“不要低估这只袜子的持久性,它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年轻时穿的袜子是布做的。袜子破了之后,妈妈穿上并缝好了。现在生活好了,谁穿布袜子,年轻人可能不知道。”盒子上有一个钟。康老说这个钟是1971年买的。当时,古交供销合作社第一次带回来几个大钟,这在当时是罕见的。这只钟的价格是43元,但他的月薪只有30元。最后,他不得不在把钟带回家之前,不情愿地以20元钱卖掉他心爱的小绵羊。靠墙的桌子上有几大碗粗瓷,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和“为工农服务”的字样,充满了时代的印记。
此外,还有清光绪年间和民国年间康家的地契和借据,解放前康老在小学使用的课本,七八十年代的自行车凭证和紧粮票、布票和副食品票,以及收音机、录音机、电话、传呼机等。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在展台上,我们还看到了康菊才的结婚证,以及挂在墙上的老人结婚时的大镜子。现在,康菊才和他的妻子携手走过了60年,刚刚庆祝了他们的钻石婚姻。这两件物品见证了他们60年的幸福生活和一生的爱情。
建造博物馆的想法将被后代铭记
康菊才,一个老人,曾经从事档案工作,通常非常重视整理和保存自己的这些旧物品。自从搬到这栋大楼后,许多旧东西都留在了旧院子里。老人说,虽然这些古老的物品不是“高大的古董”,但它们记录了我们家族的百年历史,承载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这是一个家庭的历史,一个时代的缩影。我希望不仅我们家能理解和看到这些物品,而且更多的人能看到它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艰难岁月,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因此,这家人翻修了旧院子,购买了展览架,并准备了说明。明年,他还计划扩建展厅,增加农具、农作物和其他农业展品。
全家人动员起来传承这种家庭风格
康老的女儿说,她父亲经常给我们讲过去的故事,后来又读了她父亲写的家族史和村庄志,这让我们很震惊,也很受影响。当我父亲说他想成为一个“民间记忆博物馆”时,全家给予了特别的支持。我们对这些事情有很大的感情,我们觉得这件事情也很有意义。因此,全家人一起制作展台,印刷说明书和安排展品。虽然博物馆不大,展品也不多,但这是我们家三代人的心血。起初,只有亲戚和朋友来看它,但我没想到每个人都通过口耳相传,越来越多的人来了,只要没有人看到它没有称赞它。看到每个人都如此感兴趣,受到如此良好的教育,我们有信心帮助我们的父亲把“民间记忆博物馆”做得更大更好。
在门口的留言簿上,游客们写下了他们的感受:“完成一件事并不难,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有远见和耐心。每个家庭都有古老的物品,可以小心保存。很少有历史见证人。康永远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榜样。”“康老的每一件作品都带有时代的烙印,让我们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中午,太阳刚刚好,成千上万的老东西在这里静静地讲述着它们的故事。每个物体都有生命、温度和灵魂。
本报记者宋/照片
编者:于涛
标题:八旬老人把自家小院变成了民俗馆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