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922字,读完约15分钟
在这里,新中国第一个通过工商注册的股份合作企业诞生了,第一个支持股份合作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出台了。改革开放之初,这里是民营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的发源地;今天,它是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这座城市,台州,位于浙江省的“南北中心和海陆交界处”。它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26个城市之一,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
从20世纪80年代“利用南方,走自己的路”的战略决策,到20世纪90年代“两次腾飞”的战略构想,再到重新创造民营经济体制和机制的新优势,台州民营经济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如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在台州,99.5%的企业是私营企业,它们创造了92%的税收和77.5%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9月初,《证券日报》的一名记者去台州采访。在这片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壮大的热土上,创新、创新和一股新的强大气息扑面而来。
一种精神:引领台州
开辟一条前进和崛起的道路
8月29日,在浙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台州专题会议上,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发布了这样一组数据: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台州国内生产总值从1.32亿元跃升至4875亿元;财政总收入从480万元增加到745亿元。
在成就的背后,总是有一股支持和推动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陈达岛的开垦精神。
陈达岛是有着红色记忆的“东海之珠”。自1956年以来,467名青年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满怀激情地踏上椒江满目疮痍的陈达岛,挥洒青春和汗水,书写了陈达岛史诗般的填海精神。
60年来,陈达岛的填海精神代代相传,根植于泰州湾发展的热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泰州儿女继续在岛上建设,创造出一个具有新光彩的美丽岛屿。
“陈达岛填海精神的核心是‘勤奋、努力、无私奉献、开拓创新’。”陈奕君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陈达岛垦荒精神的指引下,泰州开辟了一条奋进、崛起的宏伟道路。
经过70年的沧桑,台州最大的特点是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动样本;最厚的家庭基础是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良好声誉的先进制造基地;最显著的变化是突出了海湾地区的现代城市结构与港式城市和海湾的综合发展;最可喜的成就是全面增强了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台州商人在陈达岛垦荒精神的鼓舞下,可以扛起大旗,经得起风浪,经得起大义,吃苦耐劳,成就大业,从而推动台州经济经受住诸多考验,不断破浪前进,取得稳步而深远的进步。
“陈达岛的填海造岛精神源于建设伟大祖国陈达岛的号召,继承了改革开放的实践,照耀着台州在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并始终激励着台州人民前进了60多年!”陈奕君说。
杰克·斯托克(603337)创始人之一、台州人阮富德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多次提到四个字:专注、专注、简单、感恩。阮富德的三兄弟用这八个字实践了陈达岛的填海精神,带领杰克的产品“上天堂”,逐渐成长为行业内的“隐形冠军”。
"陈达岛的填海精神极大地感染了我."在台州工作多年的“新台州人”联邦储备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郑宏深受感动。
她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台州的年轻一代已经享受到了父母创造的良好环境,并且仍在努力创新。许多年轻人从国内外名校归来,学以致用,在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等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推动了台州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造了令父母惊叹的企业模式。这是陈达岛垦荒精神在民营企业中的继承和发展。
一套“组合拳”:
促进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位于泰州市府大道泰州日报西侧的一个森林风格的小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长河驿站。
据当地居民说,它曾经是一个公共厕所。经过改造,更多的功能被开发出来,颠覆了传统公厕的印象。展厅展示了台州生产的最新智能马桶产品和台州智能马桶的发展历史。
目前,台州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马桶制造基地,并带动了模具、机械加工和阀门等完整产业链的形成。近年来,台州荣获“中国智能卫生间产业示范基地”、“浙江专业品牌基地”、“浙江区域名牌”称号,并被批准建立“全国智能卫生间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全国智能卫生间产业名牌示范区”、“全国消费品标准化试点工程”和“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为了加快智能卫生间产业的发展,泰州市出台了以《空-"Taizhou智能卫生间产业专项扶持政策》为力度的产业扶持政策,倾向于围绕各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进行培育。例如,土地使用成本补贴最高可达30万元/亩,关键零部件和新材料等研发项目补贴最高可达500万元,企业机器替代补贴最高可达200万元。
《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推进智能厕所转型升级是推进台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表现形式之一。台州已经生产了一套“组合拳”。
台州市经济信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台州市以“关注产业项目,高度关注实体经济”为总体出发点,以“双招双引”、“一老一小”、“一高一低”、“一内一外”为重点,共同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台州市共引进外资345.07亿元,新增工业项目89个,规模5亿元以上,新增工业项目49个,规模5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3个;全市368个老工业区全面改造升级。目前,已开工288个,基本完成86个,占地面积4.9万亩,其中工业用地3万亩,为新空优质发展创造了空间;65个小型和微型工业园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行,建筑面积563万平方米;在建小型微型工业园76个,建筑面积736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我们开始实施“2211”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到2021年培育20家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航空母舰企业”、20家销售收入在50亿元至100亿元的“旗舰企业”、100家上市企业和100家“瞪羚企业”,打造全市领先制造企业的第一方阵。
近年来,台州不断推进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30项意见》和《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若干意见》等政策。这些政策没有对私人投资附加任何条件,也没有针对私人投资的歧视性条款,真正实现了私人投资的“除非进入名单”。
一个计划,九点实施。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台州工业经济呈现出“集中、集中、开放、创新”的优势。
集聚,体现在“一县一业”和“一乡一品”模式中,逐渐成为主要的产业组织形式。重点体现在政府和企业都关注制造业的发展。台州企业几十年来往往专注于制造一个产品和一个零件,并将自己的产品发挥到极致,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对外开放体现在台州制造业明显的外向型特征上。经济外向度长期保持在50%以上,与世界215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与此同时,台州的对外投资十分热情,涌现出一批民营企业跨国合作的典范案例。创新体现在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最重要的动力源,注重制度和机制的创新。
“组合拳”在商业环境中的效果是显著的。据台州市经济信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统计,全市179个产品板块的市场份额居国内外首位,其中76个产品居国际市场首位。
服务:来自“物理整合”的批准
改为“化学反应”
长期以来,企业投资项目审批过程复杂、缓慢,中介机构多、耗时长,涉及发展改革、规划、建设、国土、环保、人防、水利、消防等多个部门。这是审批制度改革的一大难点,也是企业投资的一大障碍。
去年以来,台州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改革部署,以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重要突破口,大胆创新,推动审批由“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转变,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类)从项目备案到发放施工许可证“30天以内”的全过程。
《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台州在审批制度改革中突出“审批速度最快、服务最好”,大力推进“情感温暖、行动关爱、措施周到、机制满意、关系无私”的“五心”和“母亲式”服务,为母亲关爱子女等企业服务,积极营造最佳经营环境。
台州启动“最长30天”高效审批改革以来,成效显著。审批环节大大减少,从过去的32个环节减少到18个环节。审批材料已经大大减少,从109件减少到37件。审批时间大大缩短,从过去的200多天缩短到现在的30多天。政府的效率大大提高了。通过整个流程再造和有限运作,各部门员工被迫改变与审批和认证相关的内务管理技能,转向提供优质服务,从而提高行政服务能力和效率。
阮富德告诉记者,“长达30天”的高效审批服务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作为“152”省级市长项目,公司高端智能缝制设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为56亿元。从2018年9月3日至2018年9月29日,该项目取得了土地并颁发了施工许可证。整个审批过程只花了21个工作日,为公司尽快实现生产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要求进一步减少“五心”和“母亲式”服务的实施,并提出要全面开放“五心”和“母亲式”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这些措施正在一点一点地发挥作用。以小额信贷服务为例,台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6月底,台州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292.83亿元,占贷款余额的40.98%,比全国水平高出近20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38.11万笔,比去年同期增加2.53万笔;小微企业贷款申请率为94.39%,同比增长0.41个百分点。
台州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6月底,全市共有163,000家小微企业。上半年,新增15,300家小微企业;引导和支持1214户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其中新转型企业1151户,占94.8%。
一个盘子:
民营企业的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
据统计,目前台州有12万个制造市场实体,其中制造企业5.84万家;规模以上企业4226家,中小企业54800家;有53家上市公司。
缝纫机械行业的领军人物杰克,是台州培育的70亿美元产业之一。
“我们的梦想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缝纫机,并使工业精细化和专业化。”阮富德向《证券日报》表示,该公司从一个小作坊起家,一路小跑了24年,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缝纫机制造商。通过国际并购,杰克股份加快了从“缝制设备制造商”向“智能制造成套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成为世界缝制行业唯一集预缝制和内缝制为一体的缝制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
2017年1月,杰克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在人才引进、技术创新、专利创新、品牌等方面都得到迅速提升。避免许多风险,为国际合作创造保障。”阮富德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如今,杰克每年的发明专利数量远远超过同行,连续五年位居行业第一。2019年上半年,该公司申请了294项专利,授予了108项专利。截至今年6月30日,杰克拥有1239项有效专利,包括373项发明专利、675项实用新型专利、191项设计专利和169项软件版权。
记者采访结束后的第三天,杰克宣布将与中国缝纫机行业的另一家龙头企业标准股份(600302,诊断股份)进行战略合作。借助资本市场,“杰克股票”做大做强,形成证券市场的“泰州板块”。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台州50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18.38亿元,同比增长63.29亿元,同比增长8.38%,同比增长755.09亿元。其中,21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亿元。
“台州板块”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台州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自2017年以来,台州市“128”股改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台州股改新政”和“台州上市(上市)十大新政”以及2018年《台州市推进企业上市并购实施方案》相继出台
同时,在市县两级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和咨询活动,以提高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在市县两级,重点上市企业定期走访常态化机制已经形成。
一所大学:
为企业家创建“黄埔军校”
在台州,还有一个叫台州民营经济学院的机构。虽然成立才两年,但“年轻的”台州民营经济学院一直受到台州企业家的追捧。王闯智华高管表示,在过去两年中,每年有200至300人报名,在过去两年中有321名学员接受了培训。今年,申请人数达到600多人,最终有182人被录取。
该学院依托清华大学教育、人才、科技等优质资源,是台州市专门设立的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台州私立经济学院现在有‘三高’。"王志华调侃说,学生的出勤率高,对老师的评价高,对学生的服务评价也高。
为什么台州的企业家们争相进入私立经济学院?王志华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首先,学院的教师比例是“333”,即三分之一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三分之一来自著名机构,三分之一来自政府部门。这个比例的教师不仅可以向企业家解释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还可以及时做出一些政策公告。
学院积极发挥著名专家和教师的专长,将课堂移至企业一线,深入学员所在的企业进行咨询和把脉。例如,2018成长型班的学生陈百友(浙江创新旭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课后邀请了人力资源高级讲师王翔,指导企业将内部流程作为行业标杆,提高管控效率。
其次,这门课程是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学院以70亿美元的工业企业为重点,结合台州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充分考虑企业类型、发展阶段和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课程包括政治分析、宏观经济学、微观治理、人文修养、实战案例等。,贯彻因班制宜、因材施教的政策。例如,根据创业班学生的产品展示能力需求,今年专门开设了项目路演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推广技巧,克服现场压力,搭建展示平台。
第三,促销催生了“同学经济”。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成为同学,而且成为商业伙伴。“据统计,目前学生之间已经达成30多个合作项目,合作金额超过2.3亿元,正在洽谈20多个合作意向。资本行业融资平台取得显著成效。”王志华说。
第四,学院不仅是一个学习平台,也是一个技术服务平台、政企沟通平台和管理咨询平台。
王志华介绍,在经验战略咨询方面,人力资源专家赵磊进入东港集团协助人力资源系统建设;在资金对接方面,以浙江省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泰州创新中心产业资金资源为重点,引进广东、上海、北京等外资,瞄准创业类天使投资,成长型股权分置融资,规模类ipo前融资,分层次对接路演,中青科技、零点二坡等学生企业获得投资2000多万元。同时,高盛咨询和华宇咨询两大机构被引进泰州,为更多的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认证咨询服务。
据统计,目前台州有586家国家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62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打造了北京大学科技园、清华长江三角洲研究院台州创新中心、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创新载体。
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曾表示,创办台州民营经济学院的出发点是为台州企业家打造“黄埔军校”,促进台州企业家的代际传承、发展和壮大,不断为台州民营经济的新辉煌注入新鲜血液。
标题:证券日报:民营经济“台州样本”的“五个一”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7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