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87字,读完约7分钟

我们的记者魏松

2018年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23项短期精准措施和标本兼治的长期措施。此后,陆续出台了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救助政策和措施。201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提出通过信贷、债券和股权“三支箭”支持实体经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201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创建了有针对性的中期贷款机制,以更优惠的利率向支持小微民营企业的金融机构提供长期资金;201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推出央行票据互换操作,进一步扩大银行信贷供给能力;从今年年初到9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了两次全面的RRR降息和两次定向的RRR降息。与此同时,监管当局明确要求农村商业银行坚守阵地。2019年1月,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坚持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提出农村商业银行要准确把握在银行体系中的差异化定位,确立与本地区经济总量和产业特征相适应的发展方向、战略定位和业务重点,注重服务地方、服务县、服务社区,重点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并在县域金融推出相应的监管指标体系。

一年检视:县域金融差异化发力小微企业

一方面,这是对私营和小型及微型企业的全国性金融救助,另一方面,这是对业务领域的有针对性的监管界定。县级金融机构如何应对政策、监管和现实的多重考验?这会给县财政带来什么影响?

一年检视:县域金融差异化发力小微企业

对企业破产形成共识

根据中国保监会官方网站信息,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放小微企业普惠性贷款11.31亿元,其中农村商业银行发放4.23亿元,占比37.4%,高于其他类型银行机构。

一年检视:县域金融差异化发力小微企业

在今年的采访调查中,许多县级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他们感受到了过去两年零售转型和业务下滑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压力。即使银监会没有出台农村商业银行差异化定位的监管要求,也将是今后中长期大多数县域金融机构转型的重点,以“三农”为基础,服务县域和社区。

一年检视:县域金融差异化发力小微企业

一方面,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过去容易发放的大额和跨地区贷款开始陆续违约,这将对机构资产质量产生很大影响。事实上,我国经历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也是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改革的时期。通过改革,农村信用社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管理能力,而且金融服务内容和供给水平也明显扩大。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仍然把重点放在支农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没有相应的资本基础和风险控制水平的情况下,也有机构发放大额贷款甚至银团贷款。这些机构在过去一年中形成的经营困境提醒农村金融机构回到县城,重新定位社区。

一年检视:县域金融差异化发力小微企业

另一方面,政策引导下的大银行业务下沉也间接推动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持续下沉。近两年来,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引导和监管可谓史无前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监管口径调整后,大银行正利用利率优势抢占全县优质小微企业客户。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融资成本较高的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进一步深入大银行不能或不愿涉足的市场,以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

一年检视:县域金融差异化发力小微企业

通过零售转型和业务下沉进一步关注小微主体已成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共识,但这不仅仅是业务范围和对象的变化。面对更难开拓的市场和更难识别的风险,农村金融机构必须做好股票业务的管理,同时改变管理理念和业务发展方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潜在市场。

一年检视:县域金融差异化发力小微企业

把握县域风险控制的重点

事实上,经过去年年初的一系列密集措施政策,今年以来,许多县域金融机构已经变得有序和长期。

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和广东省银监局联合发起了“百万企业行”活动,重点提高小微企业首付率。普遍走访之后,广东省县域金融机构形成了更多的县域小额信贷意识。许多负责人表示,由于长期处于正规金融服务范围之外,该县的小微企业更注重金融服务的可用性和便利性,而不是利息支出。因此,如何发掘县域小微企业的有效需求是县域金融机构需要突破的瓶颈,这与大银行不同,相应的风险控制环节也应与之相匹配。

一年检视:县域金融差异化发力小微企业

除了小微企业缺乏可持续经营等共同特征外,信息不对称程度大是县域小微金融风险防控的关键难点,这一难点以目前的金融技术水平难以突破。然而,风险控制的相应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县域主体的管理和社会活动相对简单,生产生活变化较少。因此,县域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的关键是掌握可支配收入信息。县域金融机构不必像大银行那样完全或大部分依赖数字驱动,而是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线上线下信息,预测贷款主体未来的可支配收入,进而给出风险可控的信用额度。

一年检视:县域金融差异化发力小微企业

正是由于这一点,浙江农村信用社成为了全省支农的主力军。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8年底,浙江省农村信用体系存款余额为20420亿元,65家银行为地方存款冠军;贷款余额为13897亿元,62家银行是地方贷款冠军;同时,整个系统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16%。得益于对单户贷款上限的控制和十多年来“访千”的线下信息挖掘,即使自2012年以来面临“双链”风险的考验,浙江农村信用社不仅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了风险,而且实现了稳步增长。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金融机构不再过度依赖抵押贷款和担保,开始通过关注还款来源来扩大信贷规模。在这一过程中,线下布局和数字化转型共同推进,与其他银行机构完全不同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方法正在县域小额信贷市场逐步形成。

一年检视:县域金融差异化发力小微企业

初步促进分工和聚合

上述县级微观金融市场的形成,正是与《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强调的金融体系内部分工相对应,即各类金融机构错位发展,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增加小微企业金融资源供给,促进市场良性竞争。

一年检视:县域金融差异化发力小微企业

在不断的磨合和创新中,金融机构以外的力量也越来越受到微观金融市场的关注。

首先,金融技术的支持是不可避免的。科技企业和信用信息平台等服务主体是近年来小额信贷的新领域。在监管要求的调整下,小额信贷服务参与者之间形成了相对明确的资金提供者和技术服务提供者。有了明确的责任,这种小额金融可以更加渐进和差异化,以便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适当的利益,小额金融的发展可以有序地继续。

一年检视:县域金融差异化发力小微企业

在零售转型和业务下沉的共识形成后,许多高质量的农村商业银行也注意到了基于数字驱动的金融服务的机构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在潍坊调研期间,记者了解到,潍坊银联已经为其管辖的农村商业银行设立了相应的“网上驾驶舱”。通过在更高层次上细化业务数据的表示,县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发展可以因为基准而更加科学和可持续。

一年检视:县域金融差异化发力小微企业

此外,越来越多的小额信贷学者和参与者也开始关注非金融支持的价值。归根结底,微观金融服务旨在促进微观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有序发展,而非金融服务有助于延长微观经济的生命周期。近年来,全国许多县都建立了工业园区或特色镇。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居住在其中的小微企业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经营的规范性,还可以通过金融机构更准确地获取相应的业务信息,这已经成为县域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开展金融服务的新突破。

标题:一年检视:县域金融差异化发力小微企业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