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6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曲晓丽
在日常消费中,如果你遇到假冒伪劣商品,你应该通过什么渠道投诉?当公众看到企业涉嫌违反市场监管法律法规时,他们应该选择投诉还是举报?消费者在投诉过程中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哪些投诉会被接受?
最近,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并颁布了《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办法》统一了市场监管部门处理公众投诉和举报的程序,也回答了上述问题。
实现在线和离线集成
2018年3月,国务院通过新一轮机构改革,成立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整合工商行政管理、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价格监督检查、知识产权执法和反垄断执法等原有职责,实施统一市场监管。
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等投诉举报处理系统在受理渠道、流转程序、处理方式、数据标准等方面不一致,给基层应用带来困难,影响监管执法的统一权限和效率。
为进一步畅通公众投诉渠道,《办法》和12315“五位一体”同时推出,规定市场监管部门要畅通12315平台、12315专线电话等投诉举报受理渠道。
目前,12315“五位一体”已基本完成,大部分地区实现了12315“外部第一”。国家12315平台已投入运行,支持网页、应用、微信、支付宝、百度等多种便捷登录方式,并与国家企业法人数据库关联。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向任何企业提交投诉和举报,也可以直接在网上接受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反馈。
据报道,2019年上半年,当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平台处理了108.5万起消费者投诉和举报,成为消费者投诉的新“高速公路”和“干线”。
统筹考虑各方权益
近年来,打着“维权”旗号恶意索赔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专业造假者购买假货,利用惩罚性赔偿为自己牟利,或者借机向商家勒索钱财。因此,依法整治营利性造假的呼声越来越高。
对此,《办法》明确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受理非日常消费购买或使用的投诉,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存在消费者权益纠纷的投诉。业内人士认为,这“符合《消费者保护法》的规定,为‘专业索赔者’的利润投诉关闭了大门,减轻了监管当局的负担,这是一个亮点。”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络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投诉的形式要求和受理范围是《办法》的核心条款之一,要统筹兼顾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防止制度滥用、依法行政和提高效率、倾斜保护消费者和减轻经营者负担。
为此,《办法》还规定了应提供的投诉材料,包括投诉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和邮寄地址、被投诉人的姓名(名称)和地址、具体投诉请求和消费者权益纠纷。“这一规定是基于组织双方调解的实际工作,以确保其针对性。同时,消费者也需要承担应有的注意义务和举证责任,以保护自己的权益。”上述负责人说。
标题:消费者诉求,12315平台可“统管”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5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