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2字,读完约3分钟
2019年,中国居民的退休准备指数为6.15,这是过去两年的首次下降,但总体情况仍然乐观。
这是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与同方环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环球人寿”)于11月15日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报告中披露的。
专家认为,该指数的波动反映了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意识的成熟,三大支柱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今后应尽快解决。
指数波动反映了老年意识的成熟
从今年指数下跌的主要原因来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认为,近期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或居民紧张情绪加剧是重要原因。
报告显示,2019年和2018年中国居民退休指数构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退休准备充分性”和“财务问题理解能力”两个方面,而2018年和2018年在“对获得预期收入的信心”方面的差异不大。可以看出,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仍然是积极乐观的,他们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也没有显著变化。
2012年,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启动了一个退休准备指数研究项目,主要在欧洲、北美和其他地区,中国自2013年起被纳入其中。本次调查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有2000个样本。该指标包括两个方向:退休准备意识和退休准备行动。退休准备指数的值范围从0到10。值越大,退休准备越充分,其中8-10为高准备指数,6-7.9为中准备指数,6以下为低准备指数。
陈强调,退休指数不会一直上升,指数的波动反映了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意识的成熟。
第三支柱需要解决的六个问题
许多专家指出,该指数下降的另一个原因也与中国养老三大支柱发展不平衡有关。
“从报告数据来看,中国居民普遍认为‘第一支柱’政府应该承担更多责任,依靠政府养老金,而对‘第三支柱’个人的退休理解认识还不够。”陈对说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炳文指出,目前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第三大支柱存在六大问题,即税制安排的整体不匹配;延期纳税限额的计算复杂;低税延期和有限激励;征收期间的税率较高,降低了投保人的期望;销售成本低,销售人员和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随着个税起征点的调整,纳税人的数量不稳定。
郑炳文呼吁尽快扩大试点或直接推向全国,以便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缩短实施制度设计改革的期限,让更多的人享受政策红利。
陈指出,作为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商业养老保险与第一支柱的均衡发展,对于提高个人养老生活水平和保障体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老年金融应该被视为金融业务的一个分支。目前,学术界和业界对老年人在不同财务生命周期阶段的需求关注不够。只有深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才能真正开发老年人需要的保险产品。
至于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险融资中的作用,中国保险协会副主管、副秘书长俞迅生表示,虽然商业养老保险在中国的发展总体上保持稳定,但总体规模仍然较小;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这一比例仍然相对较低。与中国人口和人民养老保险需求相比,中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
俞迅生强调,商业保险要发挥风险保护作用,需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引导,即完善立法是基础,加强监管是条件,规范运作是根本,专业服务是关键,应用科技是手段。
标题:居民退休准备指数首降 养老第三支柱亟待发展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