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50字,读完约4分钟
网上贷款专项整治进入攻坚阶段。
此前,在共同基金清理领导小组和网上贷款清理领导小组召开的加快同业拆借机构分类处置推进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行业风险清理,着力稳步有序化解存量风险,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和促进机构良性退出或平稳转型。它还提到,鼓励极少数拥有强大资本实力并符合监管要求的机构申请重组为消费金融公司或其他有执照的金融机构。
面对市场上大量潜在的小额信贷客户,网上贷款平台向消费金融机构的转型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相应地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事实上,消费金融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近年来,出现了供应过剩、杠杆过度、共同债务和使用偏差等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上的欺诈性贷款和暴力收款一再被禁止。
京东数码科技副总裁徐凌直言不讳地写道,随着各种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消费金融的边界已经被泛化,比如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目前,市场上的许多机构似乎都在做消费金融,但事实上,它们在消费金融的幌子下做小额现金贷款。在没有消费情景的情况下,信贷消费很容易在利差的诱惑下演变成各种高利贷渠道。脱离消费情景的贷款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风险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银监局10月中旬发布的《关于规范银证合作业务和网上保险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依法审慎开展合作业务、建立风险事件应对机制、规范网上贷款业务合作等方面对禁止事项进行了界定,以促进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该通知虽然主要针对银行业和保险业,但对金融科技企业和消费金融公司的接触与合作具有很强的指导和警示意义。
虽然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不断发展激发了消费市场的活力,早期通过信用卡等渠道培育的消费金融市场在短短几年内得到了很大发展,但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已经开始爆发。
一个典型的风险问题是日益突出的共同债务问题。有些人利用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和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不同信贷产品,如信用卡、花店和消费贷款,利用不同信用额度和不同账户期限的差异和时间差,来“推倒东墙,补上西墙”,造成过度负债。由于缺乏信息共享,贷款机构难以充分了解客户的借款情况和追踪资金流向,直接挑战了整个行业的风险控制能力,严重影响了消费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社会影响。
今年4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安排当地银监局和保监局对各地区消费金融常见债务风险特征进行调查,并对当前常见债务风险程度进行估计。此外,还要求各消费金融机构报告相互债务风险对其资产质量的影响和发展趋势,以及相互债务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鉴于消费金融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监管当局采取了一些行动。对于机构而言,在消费金融边界泛化的趋势下,遏制消费信贷的“异化”,有效防范和化解消费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当前消费的整体运行压力相对较高。从长远来看,消费金融向合规、专业化和许可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可以看出,受监管政策、市场环境和经营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消费金融业已经逐渐告别了规模快速扩张的时代。“脱离虚拟走向真实”不仅是一个口号,也是当前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方向。消费金融必须回归服务消费场景和实体经济的原点,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和消费场景出发谨慎创业,建立全过程智能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合规的金融手段刺激国内消费,刺激经济发展。
在实践中,消费金融机构普遍采取多层次的风险控制管理措施。例如,京东数码表示,将依靠其统一的验证平台和田燕、天盾风控策略引擎,及时发现潜在的欺诈风险交易。此外,在it层面,智能巡检机器人将对数据中心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参数、数据中心环境的湿温以及it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全天候安全检查。
巩固自身风险控制能力是消费金融机构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消费金融业一直呼吁加强风险控制和严格监管,同时也呼吁建立更有效的行业自律环境。未来,随着行业监管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行业的有序发展将从外部推动。然而,机构自律仍然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和内在动力。
徐玲认为,如果企业清楚地知道贷款利率不能超过一定的红线,如果越过红线,就会面临一系列的处罚和损失,企业自然会遵守自律原则。消费金融业的当务之急是严格自律,建立审慎的文化,保持对风险的敬畏。
标题:互联网消费金融呼唤合规与自律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