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48字,读完约5分钟
[摘要]为什么已经发展了多年的etc现在吸引了阿里和腾讯的注意和认可?这两个互联网巨头进入后的战略需求是什么?
等,这带来了新一轮的政策红利,引发阿里和腾讯争夺进入。
此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速公路etc发展和应用的通知》指出,从2019年7月1日起,将严格执行etc用户车辆通行费不低于5%的基本优惠政策,通过该地区的etc车辆基本优惠待遇不变。
7月1日,阿里和腾讯宣布用户可以轻松在线处理等。根据双方向《泰晤士周刊》记者提供的相关信息,双方都采取了“突出etc优势+方便在线申请”的宣传策略来争夺C端用户。
事实上,etc指的是电子收费系统,而不是像ai和区块链这样的新兴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相关机构开始研究和测试以来,它已经存在和发展了20多年。其中,国家etc标准于2008年颁布,全国联网于2014年启动,只是近几年才逐步形成规模扩张和发展。
为什么经过多年发展的etc现在吸引了阿里和腾讯的注意和认可?这两个互联网巨头进入后的战略需求是什么?
十亿级增量市场
从数据层面来看,拥有上亿空用户的etc市场是互联网巨头们不能忽视的领域。
5月10日,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德金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etc用户总数已达8072万,汽车安装率为34%,公路etc支付利用率约为45%。
5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部联合发布了《加快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其中指出,到今年12月底,我国etc用户已超过1.8亿,高速公路收费的收费率应达到90%以上。
不仅如此,交通部办公厅还提出了到2019年底全国各省(区、市)汽车etc安装率要达到80%以上的目标。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6月,中国共有2.5亿辆汽车。根据这个基数和安装率,今年etc市场将出现超过1亿的新用户。
事实上,腾讯和阿里已经开始竞争了。2017年,支付宝和腾讯微信相继推出了针对汽车出行场景的“非感应支付”功能。具体来说,采用车牌识别+手机应用模式,车主提前绑定车牌和支付方式,支付动作可以快速完成,无需停留在“非感应支付”功能覆盖的场景中。
2018年1月,支付宝推出了“车牌支付”,微信推出了“高速电子线”服务,两者都专注于自动车牌识别后的快速支付功能,双方几乎同时将“非感应支付”带入了高速收费场景。然而,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即使车主被“非感应支付”所束缚,他仍然需要拿起并交出卡,因此他不能使用etc频道。这也意味着,即使你感觉不到支付,你也需要排队,只是避免支付现金,用户体验会大大降低。
此外,与全国联网的etc不同,“非感应支付”需要面对更复杂的社会和制度问题,才能突破高速公路运营的数据壁垒,这意味着巨大的投入成本难以预测,在一定程度上,腾讯和阿里已经转向加入etc。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巨大的增量市场也反映了etc在过去几年难以提高安装普及率的尴尬局面。在这方面,几位车主告诉《泰晤士周刊》,高速旅行频率低、申请、发票报销、存储和充值等繁琐程序以及担心刷子被盗的风险是车主以前不愿申请的症结所在。
“网上快速处理”、“无需充值”、“电子发票”和“设备邮费”……从腾讯和阿里在etc online上的处理功能宣传中不难发现,为了抢夺用户数量,两大平台都针对这些用户的痛点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未来的规划中,腾讯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其etc服务已经覆盖了8个省的118个城市,更多的城市正在接入;阿里表示,在未来,合作银行的渠道将进一步扩大,以服务于更广泛的车主。
关于旅游数据的争议
“两大巨头,腾讯和阿里,加等。他们感兴趣的不是运营收入水平可能带来的增长,而是用户出行数据对整个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告诉《时代周刊》记者,只有在互联网巨头获得了用户出行时间、间隔、目的地、消费场景等核心数据之后。,它能把用户的旅游场景和其他服务生态系统紧密联系起来,并深入挖掘用户的消费价值。
对此,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北京对象研究院院长赵振英也向《时代周刊》记者表示,中国互联网产业已经从数量优先转向集约化培育,提升用户价值将是互联网巨头未来的重点之一。汽车已经成为分离高净值用户的理想工具,双方通过等方式占有高净值人群是更深层次的考虑。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调查数据,根据投票率的排名,用户希望进一步加强移动支付的四种场景分别是公交、地铁、医院、高速公路和停车场。显然,代表高速充电的etc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基于数据和平台生态系统之间的价值关系,腾讯和阿里还在其他三种情况下展开竞争。
根据丁道师的进一步分析,腾讯和阿里不断布局etc等各种赛马场的核心目标是形成一个在C端消费和B端行业难以竞争和颠覆的超级入门级平台。从观察中可以看出,这两大巨头并不是亲自做生意,而是通过平台和信息技术能力吸收和协调更多外部第三方服务来改善生态系统,他们自己的平台因此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层面。
赵振英从另一个角度解释说,在物联网时代,以前基于软件的强大关系能力能否迅速转化为基于硬件的强大关系优势,将成为腾讯和阿里生存的关键。基于此,双方在交通、智能零售和智能家居市场发起了从软件服务到硬件的渗透。
标题:亿级用户市场 阿里腾讯抢入局ETC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0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