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51字,读完约5分钟
资本市场的态度总是如此直接。在两艘船合并的消息公布后,昨天中国造船(600150)、中国重工(601989)、中国海防(600764)和中国电力(600482)的股价集体上涨,许多公司的股价直接收盘跌停。许多投资者在股市欢呼:“中国神船”来了。
7月1日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和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CSIC、北川)的8家上市公司进行了集体公告,并于当天收到控股股东的通知:CSIC正在与CSIC进行战略重组,相关计划尚未确定,还需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已经流传多年的南北船合并已经正式宣布。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的追求并非没有道理。南北船舶合并后,国内造船业将形成“一超两强”的新格局,这也将改写世界造船业格局。
二十年的轮回
南北船重组的集体“正式公告”日恰逢两大造船集团成立20周年。
1999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拆分为CSSC和CSIC,并于同日成立。此后,以长江为界,两大集团开始了长达20年的“依江而行”的局面,南北船的共同名称应运而生。
20年来,中国造船业成功超越日本和韩国,南北船舶逐步成长为世界级造船企业。
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底,以船舶设计和系统匹配为重点的CSIC已在整个船舶产业链中布局。目前,公司拥有48家工业企业、28家科研院所和5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3150亿元,利润总额88.6亿元。
建设能力比较突出的CSSC有两个生产基地,上海长兴和广州龙穴,有工业企业31家,科研院所9家,上市公司4家;根据《财富》杂志的数据,CSSC 2018年的收入为298亿美元,利润为3.7亿美元,拥有约7万名员工。
在业内人士看来,南北船的合并虽然突然,但并不出人意料。在达到世界造船业的顶峰后,同根同源的两大集团的竞争和重复建设民用产品等劣势越来越明显,一体化成为共识。
一超二强
在业内人士看来,行业的持续低迷也是两艘船合并的原因之一。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供应过剩,全球产能明显过剩;国内许多造船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重组。
经过几年的洗牌,国内造船订单已逐渐集中在前四家企业。
根据vesselsvalue的数据,国内拥有订单最多的四家造船企业(民船)分别是CSSC、CSIC、中远重工和长江造船,分别拥有291艘、143艘、129艘和95艘船舶。根据郭进证券(600109)的研究报告,上述四大骨干造船集团的市场份额都在90%以上。
如果这次南北船顺利重组并合并,中国造船业将从之前的四强变成一超两强的新格局。
一个超自然的存在是“中国神船”。可以预计,重组完成后,“中国神船”不仅将拥有最完整的船舶产业链布局,还将拥有大连、上海和广州三个生产基地;这些产品还将覆盖几乎所有的民用船只类型,并建造中国海军的大多数船只。
前两个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中远重工的母公司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截至去年底,中远船务船队规模约1285艘,综合运力超过1亿载重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航运企业。
杨紫茳造船业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近6年总净利润约为173亿元。去年10月,长江航运业率先与日本三井公司联手成立合资航运企业,共同开发液化天然气船舶和其他船型,从而进入高附加值船型市场。
新型工业
南北船被整合在一个地方。他们瞄准的竞争对手是谁?答案可能是新船订单数量刚刚超过在中国的韩国航运公司。
据公开信息显示,自2012年中国成功跃居世界造船第一大国以来,韩国已连续六年位居订单量第二,仅次于中国。然而,2018年,韩国航运公司的订单数量在7年后超过了中国,重回榜首。
根据克拉克森今年年初发布的数据,2018年全球新船订单总计1195艘,2892万总吨(修正后的总吨,下同);其中,韩国航运公司共接收船舶251艘,总吨位1236万吨,占42.7%;相比之下,2018年中国航运公司收到的订单数量为463份,931万吨,占32.2%,位居第二。
此外,韩国造船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合并,一家与“中国神川”同等规模、同等市场份额的造船企业即将形成。
3月8日,现代重工和韩国发展银行正式签署了收购大宇造船的协议。根据协议,韩国发展银行将其在大宇造船公司55.7%的股份全部转让给现代重工。
根据vesselsvalue的数据,现代重工和大宇造船分别有259和78个手持订单。合并后,两家韩国造船集团将占据约20%的全球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企业。
在这种背景下,南北船舶的合并已成为必然选择。
推荐阅读:
经纪人提前推出了四只“南北船舶合并”概念股
“南北船”整合将持续4年,8家关联上市公司总市值将超过2700亿元
《证券日报》:南北船分裂20年后将发挥“1+1 > 2”效应
标题:分拆二十年南北船再合并 “中国神船”重塑行业新格局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