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27字,读完约9分钟
图①:湖北省援建企业新疆普窑建材公司生产的玻璃出口海外。
沈志军
图②:秋收的喜悦。
洪雁
图③:2019年4月,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各族人民在德仁山植树。
杨晨照片
图4:第四师凯基达拉城一瞥。
朱元东
图⑤:新疆天业(600075,诊断单元)(集团)有限公司化工园区一角
叶弘照片
写答卷改善民生
脚下刺绣惠及成千上万的家庭
我们的记者李亚男
兵团从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以实施“十大实事”为抓手,以加快南疆少数民族发展为突破口,继续在上学、看病、就业、养老、增收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发挥力量。一件接一件,年复一年,各族人民都充满了收获、幸福和安全感。民生投资将从2008年的11.14亿元增加到今年的367.17亿元,大量实实在在的资金将惠及千家万户。
找份好工作
7月3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恒利纺织有限公司的气流纺纱车间一片嘈杂,数十名员工加班加点。
23岁的迈拉?阿布·杜里·木易是新恒利纺织有限公司的一名纺织工人,她一年前来到这里,很快成为车间的骨干。“在这里工作不累,收入也不错。月薪3000元,每月给家里发2000元。现在我父母盖了一栋新房子,并给我哥哥报了家教班。他可以认真学习。”玛拉。阿布杜里高兴地说:“现在,我要抓紧时间学好语言和技术,争取尽快成为车间的管理班长,这样我的收入就可以大大提高,我就可以在铁门关市买一套房子了。”
为了留住、做好、发展在职人员,公司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同时每周聘请教师为大家教授民族共同语言和文字,使在职人员融入企业和城市,开始更好的新生活。
据统计,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新增就业10.37万人,新增人口4.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9%,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56万次。
住在新房子里
"新房子和大楼一样好!"第三师第五十一团第十八连的群众,嗯?达乌蒂家的新房子是一间带浴室的一居室房子。“这栋老房子建于1982年,不能再住了。而且,这里两户,那里两户,住得很分散,邻居也不方便。”
步入新房,客厅里摆放着全新的沙发,给排水齐全,解决了过去一家人外出上厕所的问题。"搬进新居后,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第十八公司党支部副书记艾克柏?查克指着一排新房子说,公司里有583户人家,除了90户人家已经搬进了这些新房子。
截至目前,该分部26家公司的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18个新建住宅小区前期的“三通一平”工作已经完成。第一批贫困工人已于5月份搬进新居,其余的将陆续搬进新居。据报道,公司土地和住宅区的综合整治将节约24000多亩建设用地,这对促进工人脱贫致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啊哈。道提竖起大拇指说:“这么多年来,我们身上发生了太多好事!今年,当我谈到新房子,我会笑!”
有人在控制疾病
"这个家庭有困难,社会保障是最基本的."这不是空对第一师第十三团第十九连的张元成说的话。“没有社会援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感激地说。
自从2009年被诊断为尿毒症后,张元成已经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突发疾病让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更糟。“为了治病,我卖掉了果园,我的积蓄近年来都花光了。”成鸟说:
就在张元成的家人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们帮助张元成申请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每月的低保费和每年近3万元的巨额医疗救助成了他的“救命钱”。“2017年下半年,我花了3.8万元医疗费,报销了2.4万元。”成鸟说:
张元成的故事是阿拉尔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的缩影。2018年,阿拉尔市向548名特困人员发放了886万元大病医疗救助,向448名低收入受助人员发放了275万元大病医疗救助,向2253名低收入受助人员发放了112万元医疗救助门诊费用,建立和完善了面向低收入受助人员和特殊照顾受助人员的医疗救助(补助)一站式服务机制,覆盖全市20家公共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在民生建设中,兵团以提高保障水平为重点,严格执行社会救助政策,积极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有效解决了群众突发、紧急、暂时的基本生活困难,构筑了救助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显著提高了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
伊犁河生态新城的崛起
但是凯达拉改变了他的外表
本报记者杨
“美丽的夜晚如此安静,只有我的钢琴留在草原上……”
六十年前,一首著名的经典歌曲《草原之夜》伴随着纪录片《绿园野》,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唱。从那时起,人们就知道在中国西部有一个叫“凯达拉”的地方。
现在,89岁的老军人闫新秋在伊犁河畔新城的新房子里,轻轻地唱着这首著名的《东方小夜曲》,告诉人们“可可达拉真的变了样。”
1949年,阎新秋跟随部队进入新疆,并在伊犁河谷扎根。后来,响应号召,他脱下军装,成为兵团第四师第66团的一名士兵。在过去的70年里,阎新秋经历了五次搬迁,从地窝子、土坯房、砖瓦房到今天的生态社区,见证了柯克达拉聚落岁月的苍凉,见证了这里的沧桑巨变。
2015年4月,兵团第四师克可达拉市成立,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个直辖市,由兵团管理。四年来,四师克克达拉市26万各族干部职工挽起袖子辛勤劳动,伊犁河沿岸涌现出一座独具特色的生态新城。
走在凯达拉市的街道上,街道笔直宽敞,绿色即将来临;漫步在市内的朱雀湖,俯瞰金鱼,它似乎在长江以南...“Kekedala市从一开始就建立了生态城市,并根据建设生产与城市一体化城市的理念,在城市的森林中创造了宜居的环境,努力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端的一颗璀璨明珠。”党委常委、第四师副师长林玲说,到目前为止,克可达拉已建成29个主题公园,城市绿化率达到43.8%。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的绿色生态、绿色产业和绿色生活体系,加快建设高效的城市绿地系统,实现绿点、绿线、绿网、绿面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
“在这条一眼望不到的绿化带里,还有我们的老军队的贡献!”严新秋说,为了科克达拉的绿化,许多老军垦者免费捐赠自己的树木。一位67岁的退休教师捐赠了40年前种植在他家门口的所有17棵槐树。
“当千里之外的雪融化掉,当春风从草原上送来的时候,那个女孩就会来陪我弹钢琴……”现在,凯达拉真的改变了她的外表。"凯达拉不仅是一座绿色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林玲表示,自建市以来,科克达拉市坚持工业园区与城区同步建设,规划建设1.4万亩的城北工业园区,布局特色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新能源、商贸物流等产业。随着每一个企业的落地生根,一个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工业区迅速崛起。
所有11座桥上都有感人的故事
军民共治伊屯河
我们的记者韩立群
7月26日,兵团第七师暨乌苏军地一体化发展促进会在乌苏市车排子镇召开。在推介会上,双方就土地、水利、交通等问题进行了磋商。据报道,这种会议每年举行三四次。边防、资源共享、经济一体化、和谐共建、优势互补、成果共享、共同富裕、“兵地对弈”的理念日益流行。
发源于中天山北麓的奎屯河,流域主要包括奎屯河、四棵树河和古尔图河,总面积28300平方公里,辐射塔城区乌苏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市、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和兵团第七师(俗称“三地四面”)。
奎屯河上有11座桥。每座桥都有一个关于士兵和士兵的感人故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乌苏市石桥镇被称为河西大队。当时河西大队生活用水非常不便,夏天吃渠水,冬天喝雪水。第七师第127团的每个连都有一口井和一个小商店。河西大队的人经常骑马还是?过河去购物,或者挑水吃。
1970年春天,第127团工作组去河西大队帮忙。了解情况后,工作组向共青团委员会提出了建桥的想法,并很快得到批准。这座桥建成后,被命名为“团结桥”。此后,在1975年、1982年、1993年和2004年,第127团多次修复和重建团结桥。
2012年4月,奎屯河上游的团结运河被山洪摧毁,导致10公里内无法引水。第七师奎关办事处紧急组织400多名干部职工和20多台大型机械发动了修复水毁工程的总战。5月20日,一条临时引水渠道开通,保证了沿线农民的灌溉用水。
多年来,奎屯河七师79名干部职工在抗洪、破冰、引水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灵魂长眠于奎屯河。他们中最大的58岁,最小的只有18岁。
自2000年以来,第七师投资奎屯河防洪生态工程,提高了河流防洪能力,降低了灌区地下水位,减少了土壤次生盐渍化。流域整体生态越来越好,动植物明显增加。
2016年,第七师125团与乌苏市车排子镇、甘家湖牧场等周边城镇联合建设了“军地一体万亩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区将原村“零、碎、散”小块地块与地块、场结合,改造农田滴灌设施,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建设大块带状农田和大块林网,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成本按土地面积分摊,经营利润按土地面积分配,周边农民每年每亩增加300元。
布局设计:沈依灵
人民日报(2019年8月19日,第13版)
标题:安民富民 书写新篇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