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5字,读完约2分钟
市场化、技术化和国际化正在加速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这也使得中国的金融安全和金融风险因素更加复杂。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近日在2019年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上指出,要维护中国的金融安全,必须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和开放,实现中国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竞争。
市场化进程不仅提高了中国的金融效率,也使金融风险多元化。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金融脱媒”进程的加快,使得资产结构更加多元化,也使得中国的金融风险从原来的单一或主要由信用风险向多元化发展。技术正在重构中国的金融格局,极大地改善了金融功能和效率,带来了金融风险基因的变化,使金融安全和金融风险更加复杂。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散风险,增加国际风险投入的可能性。
隐私问题、支付安全、资产安全、价格波动、市场安全、市场风险……多元化的风险现实要求我们有多元化的思维,从多个角度思考中国的金融安全和金融风险。
“变化还在继续,市场化、技术改造和国际化的趋势还远未结束。我们必须控制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带来的风险。”吴晓求说,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一系列制度建设,调整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有必要提高法律能力和水平;有必要将一系列基于技术进步的宏观审慎监管标准与微观审慎监管标准相匹配;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发展和完善信用评级机构等金融中介机构。
“改革是化解风险的最佳方式。”与此同时,吴晓求强调,要不断推进中国金融改革,推进弹性金融体系建设,使其具有良好的风险免疫力和风险分散能力。有必要通过改革将风险转化为流动风险,防止风险累积为股票风险,并通过市场去中介化改革金融市场以分散全球风险。
当时,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远低于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除了金融机构的开放,人民币自由化改革和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全球金融中心。“市场必须开放。与此同时,开放进程不能因为担心外部风险而停滞不前。”吴晓求表示,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国际金融风险向中国市场的传导。只有建立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才能在开放过程中不出现危机感的货币贬值。人民币虽然会波动,但不会出现危机状态的波动,也不会出现流动性风险和流动性危机;可能会有部分债务危机,但不会有全面的债务危机。对外开放也是增强中国金融竞争力、化解中国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
标题:构建安全且有竞争力的金融市场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4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