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5字,读完约3分钟

英东村被称为“崇明岛第一个迎接日出的村庄”。这个村庄在1985年开始被开垦,从一个贫穷的海滩僻静的地方变成了一个美丽的乡村,那里鲜花和水果芬芳,鱼蟹满是池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记者近日来到上海市崇明区陈嘉镇英东村采访时,村民石考泉正在院子里做家务。"我们村有95户人家,共有238人."石考泉告诉记者,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住在统一建造的独栋别墅里。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谈到过去30年的变化,石考泉非常激动。那时,他脚下的土地还是一片滩涂。在老书记吕文忠的领导下,六位“勇士”成为第一批垦荒先锋,石考泉就是其中之一。“当我刚完成填海时,什么也没有。这些年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考官说: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在英东村的村史博物馆里,有一组数字可以解释很多:1986年,人口32人,人均纯收入1100元,全村总资产12.9万元;2019年,人口238人,人均纯收入3万元,全村总资产近1亿元。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在石考泉看来,英东村的变迁是一步一步进行的。1985年,英东村的老书记吕文忠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开垦滩涂,开垦荒地。一罐泡菜、200元钱和六个人都是第一次填海的“配置”。到1994年,英东村已先后开垦了4000亩土地,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从我们建村的那天起,我们就坚持发展集体经济."石考泉说,填海后,英东村开始发展水产养殖,养鱼为英东村赢得了“第一桶金”。之后,英东村与时俱进,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2014年,英东村进行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崇明区开创了先例。2017年,冀东村与崇明旅游投资公司合作改造原有旅游景点,增加儿童娱乐和亲子活动设施;建成采摘园50多亩,种植葡萄、梨、桃、火龙果等水果,乡村旅游质量不断提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的收入构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在村里的销售部工作,每月的收入超过3000元;我们加入的冀东经济合作社每年分红超过6000元;我已经55岁了,每月有960元的退休金。还有每月300元的食品补贴。”石考泉说,他一年的收入约为6万元,是一个“四金农民”,拥有“20亿元的股本+养老金+粮食资本”。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走在旅游胜地英东村,别墅就坐落在里面,每个假日周末,他们经常被预订1 空.如今,英东村仍在“小步跑”,不断升级。“偶尔来我们村,你会发现新的变化。”石考泉自豪地说,30年来,英东村以艰苦创业的精神,逐步建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美丽村庄。随着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加快,英东村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繁荣。(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吴凯·李志国·鲁珉)

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