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八个系列,每一个冷门的“绝学”清华竹简的出现都能吸引许多目光。《取命》出版后,我们又一次发现了丢失的古文《尚书》,这又增加了伪造古文《尚书》的一个例证11月17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在清华大学宣布战国竹简成果时表示。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七份重要文件已经丢失了两千年。
为什么不冷?“绝学”怎么能永远持续下去?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破译文明密码的不懈努力,也为今天不得人心的“绝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发展之路。
痛点:缺乏继任者和不完善的纪律团队
对策:从源头招生,培养研究型人才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出土文献的重大发现都极大地影响了学术的发展:西汉中期的儒家经典是战国时期的“古文”,其中《逸书》16篇,《李逸》39篇,这表明汉代人所熟悉的《尚书》29篇和《李逸》17篇并不完备,从而导致了所谓的今文之争;西晋蓟县出版的竹书中的历史事件、时代与典籍历史有许多不同之处。当时,荀序、杜预、陆机、陈赞等学者都对它们感兴趣,学者们对它们所引起的年代学和地理学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和探讨。20世纪以来,甲骨文和敦煌文献都是震惊世界的伟大发现。
然而,在破译文明密码的背后,后继者的缺乏和学科队伍的不完善已经成为这些不得人心的“绝学”挥之不去的尴尬。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由于实际需求和就业形势的变化,一些高校增加了针对市场需求、适用性强的专业,而一些“进口弱”、“销售差”的专业被撤销。在动态调整过程中,学生少、毕业生就业范围窄或市场敏感度弱的学科,如甲骨文研究、古典文献学等冷门学科、西夏语等学科正在萎缩。
如何让不受欢迎的“绝学”得以传承?十年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一直注重从源头上招生,培养研究型人才。
该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招生方面,该中心依托清华大学,开始独立招收出土文献专业的本科生。在扎实专业的基础上,增加学者相关课程,配备阅读导师,鼓励学者参与学术活动,尽快激发青年学生对出土文献的学术兴趣。对于研究生,中心建立了交流访问制度,每年春季为整个协作中心举办研究生培训课程,并通过专项派遣计划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地的大学建立合作培训机制,以拓展青年人才的国际视野。
“我们还通过一些特殊的奖励机制,不断提升年轻人才脱颖而出,为学科发展积累力量。”上面的工作人员说。
难点:文化保护单位缺乏研究力量,研究单位没有设备条件
对策:集合“大兵团”进行协同创新
出土文献研究和其他不得人心的"绝学"都与文化积累、民族记忆和历史传承有关。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出土的文献资料越来越多,其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许多学者认为“今天是研究绝学的最佳时机”。
然而,除了人的问题,这些不受欢迎的"绝学"研究也面临着研究能力的结构性失衡。
一方面,文学的出现是一次“井喷”。资料显示,甲骨文10万余枚,明、商、周青铜器2万余件,战国秦汉简牍30多万枚,是推动先秦秦汉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
另一方面,许多材料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出土文物的脆弱性。一旦保护和分拣工作不能及时进行,可能会永久损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学术界的普遍情况是,文化保护单位缺乏研究力量,而研究单位没有必要的设备和条件。这无疑严重阻碍了学科的发展。”一位行业专家告诉记者。
协作创新已经成为不受欢迎的“绝学”发展的唯一途径。基于对清华简牍的研究与开发,2014年7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与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安徽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遗产研究院等11个单位合作,成立了“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成为“2011计划”中唯一的基础文科
几年来,协作创新中心各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先后主持整理了清化简牍、马王堆汉墓简牍、武义坊简牍、貘子山简牍、北大秦简牍、北大汉简牍、安达简牍等多件珍贵出土文献,并与文博系统深入合作,参与了海水侯简牍、首水金冠简牍等资料的整理工作。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牵头进行甲骨的校勘和研究,北京大学开展了青铜器和铭文相关材料的校勘和发掘。
“我们的学科关系到中华文明的根基和主流,在广泛的文学和历史中,特别是符合文明传承和创新的要求,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创新性。”著名历史学家、古代文献学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说,如果我们沿着合作的道路走下去,对出土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将会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果,为寻找新时代的中国古代文明和文化重建做出更大的贡献。
难点:难以理解,高学术壁垒
对策:促进冷门“绝学”的普及和普及
长期以来,不受欢迎的“绝学”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学术壁垒很高,很难接近公众。
但我们不能否认它今天的意义和价值。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先生在西南联大作了《国史纲要》的报告。他在演讲开始时写道:“当你认为任何国家的国民,特别是那些声称自己的知识高于水平线的人,应该对自己过去的历史有一点了解时”,“当你认为每个国家都必须等待其国民具备上述条件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他们的国家就会有进一步发展的希望。”
如何打破“高音和低音”的困境?在2016年开幕的清华大学美术馆四楼展厅中,《简牍经典》曾是向参观者讲述简牍故事的永久性展览之一。以清代简牍及其相关研究为主题,清华出土文献中心多年来共主办了21次学术会议,举办了近50场学术讲座。教师撰写《古文字初阶》、《青铜器概论》、《走近清华简牍》等通俗学术著作,登上《王国维学术讲座》、《光明论坛》、《开始对话》等校内外交流平台,走出书房写文化,与大家讲故事。
我们不仅注重以各种形式唤起民族认同感,也注重用考古文物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早在2013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和美国达姆斯大学图书馆举办了"中国简牍经典——清华简牍与中国古代文明"专题展览;近年来,清华简氏团队还与美国达姆斯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崇基学院举行了国际学术会议;他用英语和日语发表了十几篇相关的研究著作和数百篇论文。
“考古文物的重大发现不在于发现了金、银和玉,而在于这一发现能够改变我们对一个历史时期、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的看法。这是一个重大发现。任何科学最终都会回归社会。”李雪芹始终相信学术研究的原则:用恰当的方式把学术研究的结果告诉每一个人,“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据《光明日报》报道
相关链接
清华简牍是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集的一批简牍。碳14测定证明,清代竹简是战国中后期的文物,书写风格主要来自楚国。简牍的总数约为2500枚(包括一些残破的),战国时期至今已发现了大量的简牍。
清华简牍埋藏在秦以前,不受“埋书埋儒”的影响,所以它们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本来面貌,研究它们有助于了解中国文化的最初面貌和发展。
编者:于涛
标题:让“冷门”不冷“绝学”不绝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