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18字,读完约22分钟
何为荣誉 怎么崇尚 ——与乔良将军谈军人荣誉 余戈 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2009-07-31 [打印] [关闭]
乔良,空军指挥学院教授,空军少将。 有《大冰川》、《灵旗》、《末世之门》等军事文学作品,陆续出版《军官素质论》、《超限战》、《中国空军攻防兼备论》、《新战国时代》等军事理论著作。 2007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发表了《新解三十六计》。 余戈,文职干部,解放军出版社《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副主编、军事专栏作家。 2009年7月,出版了抗战史专着《1944 :松山战役笔记》。 目前,全军正在大力培养“忠于党、热爱人民、为国家服务、奉献使命、崇尚荣誉”的现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 在这《五个词》中,前四句涉及解放军的政治属性和功能使命,在法律层面得到保证,过去比较强调,“崇尚荣誉”属于伦理道德范畴,是一个新鲜的命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2年来,其宗旨始终是一脉相承的,不可动摇的。 崇尚荣誉的提出,可以体现政治、法律的规定和约束性,“管理”人,但要实现远大的理想、远大的目标,必须上升到伦理道德建设的更高层次,将理想和目标分解为个人的自觉。 追求荣誉,归根到底是自我认可和自我尊重,是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迅速发展。 在马斯洛需求的“金字塔”结构中,处于最高层次。 正如我军以前流传的那样,它来源于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血脉。 从时代的要求来说,它来自现代军事职业中伴生的荣誉制度。 从官兵的价值追求来说,与新生代军人的“名利观”相呼应。 为了深入探讨军人的荣誉问题,笔者最近采访了乔良将军。 军功章是荣誉的象征,军人的荣誉感更要内化为自身素质 问:军人的荣誉记得国家和社会说过是对军人价值、贡献的认定。 和道德行为有一定的关系吗? 乔良:是的。 军人的荣誉感是军人自己人生价值的确认,是国家、社会对军人人生、军人贡献的确认。 事实上,荣誉可以是军人的操守,也是军人伦理道德“上限”的表现。 :人们一说到荣誉,马上就会联想到奖牌。 最近,军队美术工作者以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中心设计海报,主体图案基本上是军功章。 军人荣誉和军功奖励制度有什么关系? 乔良:勋章、奖章其实是荣誉的“符号化”。 :虽然一点点的社会团体和领域也有奖励制度,但军队在这方面似乎尤为明显。 军队的正面表彰会用勋章来表现吗? 乔良:军人的荣誉,特别是军队的奖励制度,实际上是军人质量中最典型的,或者说是对军人独特的因素,如勇敢、忠诚、献身、牺牲的赞扬。 从这个优势来说,军队的荣誉制度和其他领域的不一样。 例如“五一劳动奖章”可能要求劳动模范要勇敢、不牺牲、要勤奋工作、要有创新精神等。 军人必须具备与军事职业相关的特殊品质,军队的荣誉制度必须特别奖赏和提拔这些品质。 :因此,军队的军功奖励制度耀眼、突出。 乔良:之所以刺眼,是因为容易导致战争。 战争要求军人勇敢、忠诚、献身、牺牲,这其中也强调了一些不同质量的领域,但将它们综合起来是军人独特的。 :在日常状态下,荣誉容易理解为立功、受奖、受表彰这一具体的“利益”。 例如在年末总是说“今年获得了什么荣誉? ”。 意思是你获得了立功、表彰、优秀士兵、先进个体这些奖励项目中的任意一个。 为什么会这样? 乔良:虽然从荣誉的“外化”中理解奖励越来越多,但荣誉更重要的是“内化”,也就是军人内心荣誉感的问题,不是停在胸前的奖牌,而是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 给军人颁发奖牌,是军人贡献的确认和记录,是给予社会对你的尊重,这当然要通过“符号化”来实现。 但是,其目的是以这样的形式让你在心里“内化”。让更多的人把你当做“标杆”,让你学习“内化”。 军人拥有荣誉感是最重要的,不是追求荣誉的“符号”。 我们曾轻易提倡追求荣誉,胸前挂满奖牌,但实际上大多数佩戴奖牌的人并不一定有非常强烈的荣誉感。 把军人的荣誉和荣誉的“符号”完全等同其实是庸俗化。 只要军人在一定年限服役,即使没有很大的功劳,也应该奖励 在我们的部队里,多年来都是容易拿出养猪、蔬菜、苦力的功勋获得者,尽管当年安排了转业、退役的同志, 会怎么样? 乔良:这就是典型的荣誉庸化。 实际上,这也贬低了军功奖励制度,将其变成了具有良好补偿色彩的手段。 荣誉本来是接近灵魂的,现在更接近具体的物象了。 荣誉无疑也是手段,但这种手段对军队来说应该积极运用而不是消极运用。 积极运用首先着眼于如何内化军人精神,消极运用则只考虑安抚一点人的负面情绪。 :还有几个。 部队现在推进文艺、体育、新闻业绩突出的人,似乎有很多机会立功受奖。 人们把在军队中立功理解为“军功”,但是军功给了越来越多的奖“文事”,你怎么理解这种现象? 乔良:这有几个理由。 首先中国军队30年不打仗,不打仗的军人凭什么要表现出业绩? 在战场上消灭多少敌人,用“首俘虏”论功颁奖,可以说是“明码标价”,容易作为军功的根据予以奖励。 他说,在和平时期,军人每天都在日常事务中,很难分辨谁比谁突出,所以很难奖励。 相比之下,文艺人才、体育人才,在一次比赛中获胜,在一次重大演出中广泛好评,得到较大的社会反响,使这些人显得比其他人更突出。 和平时期“文事”明显备受瞩目。 完美的军事演习也可以得到内部的赞扬和好评,但是在因军事机密等原因而不受关注的“青歌大赛”中获得金奖,可以很容易地让你认知。 这对许多军人来说似乎不公平。 因为军人大部分既不是演员也不是选手,所以容易因此而产生低落的现象,感觉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 海外在这方面有所不同。 例如,外国军队设有“杰出服役奖章”。 军人在一定年限服役的话,日常训练的指标就可以达到。 即使没有重大的功劳,也能获得这样的奖牌。 因为你的服务很出色。 我们现在说起奖励必须鼓励特别的行为,但实际上军人在很多时间里都是默默奉献的,默默无闻。 这是军队中非常重要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如果不让军人的“千日”感受到价值,“养兵”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其实“一时”应该有一时的封奖,“千日”应该有千日的奖励。 没有“千日”就没有“一时”,如果不鼓励“千日”,“一时”就不太可能产生“千日”培养出来的东西。 一兵不爱自己的“千日”,如何能“一时”为国家做出贡献? 精神奖励应该辅以物质奖励,不要太忽视军人的“个人利益” :现在大家似乎把最高级别的荣誉理解为晋升的职务。 有晋升机会的人常常要求“功劳”,不能将立功受奖的机会“让”给部下的官兵。 那么晋升和荣誉是什么关系? 乔良:晋升的职务和荣誉在过去是一样的。 一个人的身体在战场上立下功勋,被封为“万户侯”,是一种荣誉。 然后“和妻子封影”,给你领土,收一万户,物质利益也在里面。 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是统一的。 但是,现在分成了两个东西。 得到一个军功章的人,三等功可能会有100元的奖金。 物质奖励的颜色基本上变浅了。 古代的“万户侯”除了物质利益外,还是社会等级,现在的社会等级是你的职务,如果提升职务拿荣誉奖,你看起来得到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制度上已经将两者分开了。 本来这两者应该是互补的。 :这是说我们的奖励制度设计还有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吗? 乔良:我们很久没有思考也没有研究过军功奖励制度,所以这方面一直不正规。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军建设并一直维护、完成了“三个目标”——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一直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在这几年开始加速。 事实上,荣誉制度应该属于正规化范畴,但我们基本上已经进入革命化之中。 到革命化,越来越多地强调无私奉献。 一个军人追求军功章是天经地义的事,现在看起来很容易想“出人头地”。 “我打这场仗,不做一等的工作就不放弃! ’有这个想法是个好事件。 勇敢地争功,军人的勇气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中文里有“争功过”一词,但实际上争功没有错。 犯了错误是坏事件。 我们现在把这两个事件摆在一起,争把柄和犯错一样可耻,实际上不同——用虚假的方法争功劳是可耻的,但实际上大部分军人都不是虚假的方法。 :这场“斗争”应该是英勇的“斗争”。 乔良:是的。 关于奖励,我认为区分职务晋升和功绩获奖也是必要的,但有时两者并不一定密切相关。 因为有杀敌之勇的人未必会成为指挥家。 就像很多好选手当教练一样,能杀死和指挥敌人的人成为指挥者是主要的选择。 对于不适合指挥,但能杀敌立功的人,应该给予越来越多的奖励,这个奖励不仅应该给他胸前佩戴奖牌,还应该给予其他物质上的奖励。 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不够。 我们太忽视了“个人好处”,但军人可能没有个人好处吗? 军人应该把无私奉献和牺牲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领域,这是任何正常社会所提倡和敬仰的,国家应该对军人的献身牺牲有相应的奖赏和补偿。 我们在这两点上很不合适,所以最后大家没有感情了。 军人大多在日常实务训练中默默贡献,最后一句话,你们都是默默奉献的好士兵,都送走了。 这个怎么样? 相反唱歌,取得好的比赛成绩会得到丰厚的奖励。 让没有这个机会的人如何平衡? 现在让我谈谈贫富悬殊的问题。 这只是谈论物质上的差距。 其实有“荣誉之差”的问题。 好演员的胸前挂着奖牌,成为荣誉的“富翁”。 一位普通军人没有获得奖牌,成为了光荣的“贫民窟”。 这显然不公平。 “诚信”是荣誉的基础 问:我看过资料,美国西点军校以“责任、荣誉、国家”为校训。 而且,这种价值观通过西点培养的精英辐射到整个军队。 军校在对军校学员进行荣誉教育时规定了《荣誉规范》,要求学员“不说谎、不欺诈、不偷窃、不可容忍他人这样的行为”。 这个“底线”好像很低吗? 乔良:这条基线看起来很低,但实际上符合现代管理。 也就是说,对社会成员的管理标准不能设定为“下限”而不是“上限”。 设定为“下限”是所有人都能做的事,大家都知道低于这条线,实际上失去了作为人的基本资格。 如果设定为“上限”,很多人做不到、做不到、甚至是标准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伪”,大多数人最后都会成为“伪君子”。 我觉得西点军校定的这个“底线”很好。 因为“荣誉规范”的含义是诚信,诚信是社会运行最基本的底线。 为什么这本书变成了“规范”? 请考虑一下。 责任、荣誉、国家,这三点中哪一点不需要诚信呢? 一个体力负责也不诚实吗? 骗人的人不负责任。 一个身体有荣誉感,可以通过欺骗的手段得到它吗? 面对国家也不能没有诚信。 很难想象你在战场上一炮而逃,回来说自己守住了阵地。 所以诚信是荣誉的基础。 我认为西点军校拿出这本书来制定《规范》有很深的意义。 :我们从幼儿园、小学的教育中教育孩子不要说谎,但现在成人社会出现了“诚信危机”。 典型的就像“毒奶粉”。 所以整个社会都要提倡“八荣八耻”,用严厉的刑罚和法律来纠正。 乔良:用制度保证诚信是一个方面,其实诚信需要很大程度上的自律。 长期以来,西方商业社会被认为是比较彻底的改造,以诚信为基础的。 因为商业社会是契约社会,契约社会是诚信社会,一切都建立在遵守契约的基础上。 实际上,其整个制度包括法律,是契约精神的体现。 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光靠制度是不够的。 光是制度,让什么样不诚实的人钻制度的空子? 这次波及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其实是从华尔街的不诚实开始的。 美国政府没有加强监管是原因之一,但监管是制度层面的。 光是制度为什么不完全约束呢? 也有不自律的问题。 所以,一个社会要建立完善的诚信制度、合同制度,一方面要使制度法律化,另一方面要使人自律,没有个人自律是不行的。 在军队服役的军人,应该“看到”功名心还是“重视” :我们现在对军人崇尚荣誉,但多年来越来越多的话是“淡泊名利”或“默默奉献”。 这看起来很矛盾。 如何理解和掌握? 乔良:追求名利和淡泊名利是人类生存快速发展中面临的“悖论”。 对名利淡泊可以推动历史的进步。 为什么? 事实上,由于人类处于物资匮乏的状态,所有人追求名利都会加剧资源紧张,此时淡泊名利是高尚的选择。 但是,追求名利在某种意义上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 因为人不可能都是完整高尚的人,不追求名利就会失去动力。 从这些分解可以看出,这两个方面各有利弊,这就是人类面临的悖论状态。 两者之间也需要找到最佳平衡点。 :民族英雄岳飞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与月”的名文。 岳飞少年参军反抗金钱斗争,真的没有“功名心”吗? 还是他遭受了一点挫折,把这些“看扁了”? 在军队服役的军人,是“浅薄”还是“珍惜”功名心? 乔良:人们很容易理解,岳飞看“三十功名尘土”,功名如粪。 如果对他的诗作《池州翠微亭》《经年尘满征衣》《马蹄催月明归》的诗句和《互参式》进行研究,我倾向于认为这不过是他回顾了自己军旅历史“真实”的色彩。 岳飞其实是个“功名心”很重的人。 不能狭隘地将他的功名心理解为个人的名与利,与国家联系在一起,从《满江红》可以看出,“靖康耻,尚未下雪,臣下之恨,何时消亡”,他的追求与洗刷“靖康耻”联系在一起。 所以我觉得他的功名心还很重。 他是典型的军人。 :岳飞应该还是受到建功立业的心鼓舞。 我们现在很多军人比岳飞年轻,更应该这样做。 乔良:没错,这是什么年龄在做什么,因为早点“看到红尘”的话,这个社会就不会成为前进的原动力。 :这几年在灾害救援中也可以看到,一点点的部队工作还没有展开,就先派人制高点,立旗,工作的时候小时候也非常重视推进报道。 我们强调崇尚荣誉,出现了部队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但也出现了一点负面现象。 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状况? 乔良:首先,不能把这些理解为完全不好。 军人特别重视荣誉,本身就是好事件。 但真理前进了一步也会成为谬误,荣誉也是如此。 当人们有赢得荣誉的动力时,本身应该受到奖励,但不能鼓励人们为了荣誉而作假。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诚信问题。 那么,这其中存在着一个制度的问题,即什么是获得积极、积极的荣誉,如何将消极、消极的荣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的工具和渠道。 这两者之间必须划清界限。 人们不容易在一瞬间划清这个界限,可以往后看。 前者对国家和社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后者实际上腐蚀着国家和军队的肌体。 我们毫无疑问应该提倡前者,必须批判和鞭策后者。 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并行不悖 问:在荣誉观问题上,过去我们强调革命的集体主义,也提倡革命英雄主义,但特别反对“个人英雄主义”。 我注意的是,只要在强调团队和集体荣誉的同时,极力抑制个人的“功名心”和荣誉追求,就很容易使前者处于悬垂空、失重的状态。 例如,每个人都问:“球队的荣誉到底和我个人有什么关系? 我的个人动力来自哪里? ”。 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到底是什么关系? 乔良:中国是东方国家,我们以前传达的是集体。 什么是集体? 集体首先是家庭,然后是民族,然后是国家。 我们重视国家利益,重视团队精神。西方国家重视个人利益,追求个人实现。 在这一点上,最初我们的东方和西方的道路是不同的。 可以从一个比喻中注意这个问题。 西方人认为“小河有水和大河”,这是自然规律,是正确的道理。 虽然中国人常说“大河里有水小河很多”,但实际上自然界的水系中没有大河逆流成小河。 除非洪水淹没了大河的水需要放水。 “大河有水小川,大河没有水小川”,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这是合情合理的,不符合自然规律,当然也不符合科学的快速发展观。 实际上,每个个体追求利益,除非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否则应该尊重。 虽然我们很久没有很好地理解这个道理,但是越来越多的集体利益绝对至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个人奋斗的动力,实际上最后损害的是集体荣誉和集体快速发展的动力。 我们今天应该说清楚这个道理,所有集体都是个人组成的,一个国家的人民富裕了,国家就富裕了。 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时期,国家强大,但不能长久,为什么? 因为人们很穷。 人民富裕了,国家就会变得非常强大。 虽然以“小川有水有大河”的方式提到了荣誉问题,但如果个体有荣誉感,集体就没有荣誉吗? 比如空政话剧团,明星组合最后把这个组合变成了“明星组合”,但是如果这个组合只有一个明星,大家就不会说他是“明星组合”了吧。 所以说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本身并行不悖,过分强调集体主义,反对个人英雄主义,最后集体也成不了“明星团”,个人也受到压制。 :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五个词”中,前面四个词多为过去强调的,但“崇尚荣誉”这种东西比较新鲜。 乔良:本来,这个“五句”有前四句,一个军队的核心价值观基本构成。 但是军人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军人用前面四个词足够聚在一起,只有后面一个是关系到每个军人个体的问题。 以前不提倡崇尚荣誉的时候,前几个我们也能做到。 但是,在强调崇尚荣誉之后,升华军人的精神领域,实现前四条具有自觉性,有内在的驱动力。 前面四个,能团队就行了。 但如果有荣誉这一条,一个军人在荣誉感的支撑下,前四个被认为与个人有关。 因为那关系到我个人的名誉。 向国家报告时,我当逃兵是可耻的。 别人跳进洪水救人的时候,我望着是可耻的。 在部队完成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时,我置身事外也是可耻的。 因为我的荣誉感不允许我发生这样的事件。 所以荣誉感为实践前四点,实现前四点,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 其实荣誉感也是高标准意义上的是非感,有荣誉感的军人不满足不属于的“中间地带”、“灰色区域”,是非荣即耻。 军人需要这种东西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荣誉感其实是精神境界。 荣誉需要在仪式上加强。 这不是形式主义 。 在加强军人荣誉感方面,你认为我们需要继承和创新营造一点荣誉氛围的具体形式吗? 乔良:我觉得这很重要。 荣誉是人心所追求的,是人的“内化”精神的领域,但“外化”必须是某种形式。 由于我们把荣誉理解为“形式主义”,结果很多应该有的形式多次不重复,军人看不到荣誉。 荣誉登上军人精神境界,是个好事件,但如果不能“外化”,就不能让军人以令人羡慕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不足以追求其原动力。 例如,一位高级将领退役时,离开军队,军队为了奖赏他对这支军队的优质服务,给他退役形式,其形式感可以振奋人心,这对年轻军人有引导和激励的效果。 :是向社会展示这一荣誉,使当事人在公众的尊敬中大为满意。 乔良:当事人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并且也让其他人憧憬。 这些仪式对我们重视不够,无论是授枪仪式,还是授衔仪式,这些都没有形成制度。 我现在没有上校和晋升到大学阶级的任命书。 尽管现在晋升少将,我希望我有这两部任命书。 我想这也是军人的荣誉简历。 所以与荣誉相关的仪式是聚集军心的一种方法,应该特别重视。 为什么美国战死的士兵在阿灵顿墓地埋葬时,仪仗队鸣枪,号兵熄灯号?你睡着了。这种方式表面上死人听不见,但你这么认真干什么? 其实,这种形式既是对死者的安慰,也是对活人的激励,为了这样的荣誉,士兵们为了国家不惜牺牲。 军服本身就是荣誉的载体,这种荣誉要求军人在必要时敢于流血牺牲 问:你在近20年前出版了《军官素质论》一书,似乎最先探索了军人职业素质的内涵和培养之路。 你认为军人的荣誉感、荣誉观在军人的职业素质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乔良: 20多年前,我和王湘穗写《军官素质论》时,书中有一部分提到了军人的荣誉问题。 因为我们感觉到职业化的军队。 或者说,中国军队在完成职业化时,必须靠什么来维持呢? 首先是组织形式、队伍形式,这是维持军队最重要的东西。 那么,怎样才能完成组织形式呢? 需要秩序,上下有秩序。 如何将人们对秩序的遵守和尊重转化为自觉行动? 需要荣誉感。 你必须给军人下底线。 这条底线是军人的荣誉。 作为军人,你不能完成任务是可耻的。 你放弃阵地,真可耻。 你违反了军人最低的底线践踏了,所以荣誉感在这里变得很重要。 :如果让我用象征性的比喻来比喻军人的荣誉,您是怎么说的? 乔良:荣誉就像军旗的切口和长矛上的红缨。 红色缨枪,红色缨也是枪,表面上装饰着,但它能潜在地起到激励作用。 一面旗无缺口也是旗,但有缺口更壮观,更令人鼓舞。 所有的军事装饰品一开始都很实用——肩章也是古代武士防护肩膀的铁板,但到最后都成为了象征。 为什么军服威猛? 没有懒散就提不起精神。 你看全世界的军队,军服很威武,但战斗力很差,很少。 :全社会其他领域的奉献基本上以物质利益来回报和补偿。 只有军人准备依法随时付出生命。 这个职业很难用物质来回报。 所以,它的回报方法抽象为军服之美,抽象为你发财也买不到奖牌。 军人的牺牲,似乎没有比给予“美”更好的“补偿”的方法了。 乔良:我觉得你这本书很准确。 军服本身就是荣誉的载体,只有军方人才可以享受它,但这份荣誉要求你在需要的时候敢于流血牺牲。 光荣的军人应该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 正常合理的社会,都尊重军队。 如果军人在一个社会中,在一个国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不仅是军人的悲哀,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 在一个国家,军人的价值得到全体民众的肯定、支持和认可,往往是这个国家走上坡路的时候。 有些,现在清楚地出现在中国和中国军人的身上。 我相信。 出国访问的“广州”舰的全体舰官兵将举行回归祖国海疆的仪式。 仪式在加强军人荣誉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查春明摄 边防官兵默默奉献,无重大功劳,应予奖励。 李翔摄 海军官兵在印度洋进行现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查春明摄 荣誉室是各部队最神圣的地方。 王松岐摄影
标题:“何为荣誉 怎么崇尚”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2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