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2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青年报新闻网见习记者李贽记者朱娟娟
滔滔的金沙江从北向南,经过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突然来了一百多度的大弯道,向东流,形成了“万里长江第一湾”。 守护两岸的,是一片柳林。
这片柳林覆盖着金沙江流经的石鼓、巨甸、龙蟠等多个乡镇,沿线约350万株,郁郁葱葱如带,成为此次《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中独特的风景线。
从半山可以看到“长江第一湾”茂密的柳林。
每天早上,77岁的石鼓町石鼓村村民和泽周会来河边柳林散步。 作为金沙江畔的初代柳人,60多年来,和泽周目睹了金沙江柳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居住在沿江的纳西族村民,过去爱树,不能砍树,过去在自己的庭院里种观赏用的花木。 在和周的记忆中,从1950~60年代开始,村民们在河边筑堤,开始种植柳树。 那时,种柳树只有最朴素的愿望,“保腹”,柳树容易种,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可以防洪,防风夯实土壤,保护农田。
山高江宽,“长江第一湾”一带,素来江风凛冽。 泽周记得,以前,柳树还没成林,河水吹过,漫天的河沙洗脸,直挖耳鼻喉、岸上的田地,油菜倒下,煮熟。 到了洪水季节,奔腾的河水中夹杂着泥沙,在长江第一湾随意碰撞,新品种的柳树容易被冲走,背后良田告诉了我们。
金沙江畔的村民们没有屈服。 当地政府每年出资购买秧苗,发放给村民,村民们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齐上阵,无偿种下一茬。 承包生产后,村民们就像在附近的江岸种柳树、修整自家的农田院一样,种柳树成为了当地最自然的事件。
“柳要成林,就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种了一辈子柳的和泽周对中国青年报新闻网记者说,种柳是一个整体,短时间内成不了“气候”,党和政府的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
现代植柳青年代表、石鼓镇林工站站长和朝明皮肤黝黑,穿着迷彩大衣和沾满沙子的迷彩鞋。 这是他种柳树时的服装标配。 直到去年,他带着自己的队伍,在金沙江边种了7.5万株以上的柳树。
朝明在他组织种植的柳树林中看着柳树的生长状况。
每隔几天来朝明和柳林调查一次。 岸、原荒原黄沙紧紧抓住生命力极强的柳树,展开绿草,可以触摸到泥沙粗大的质感。
他走到势不可挡的柳树前,短短的“问”,就能清楚地知道“病因”的所在。 “这样的柳树不尖,不好。 ’他伸出手,说:“从这里往上砍,会再次好起来的。 ”。
年,玉龙县林业局在石鼓镇组建了20人的专业火队。 带着朝明和这个队伍,冬季种植防火、春树,形成了长约2公里、宽约2、30米的柳林。
天然林禁止采伐后,由于防砂、固土,石鼓镇在丽江市政府的支持下,在金沙江新华村流域种植了2.59万株350亩的柳林。 这几年,党员干部、当地群众、学生不断加入到柳树种植队伍中。
不能忍受河水上涨的柳苗也被冲走了。 但是,他们像往常一样种植。 砂成塔周而复始,“金沙江柳林”的面积略有扩大。
柳树防风巩固了沙子,金沙江畔的农民“去了先河”。 早在1988年,就有专家学者来丽江视察,看到朝明的父亲们和栽培的柳树林,就感叹:“我以为金沙江边的农民已经工作了几十年。”
经过几代人的义务植树造林,在玉龙县金沙江畔,昔日的荒滩似乎拉上了“绿色的窗帘”,“杨柳两行绿,水天一色清”的金沙江柳林形成了另一种风景。
泽周不认为,以前用来保卫家园的柳林至今仍在带来经济利益。
近两年来,随着石鼓町迅速发展休闲观光旅游,“第一湾”沿线的绿色柳林岸,成为了新的观光地。 更多的游客来观光或搭帐篷度过夏天。 和周家开了饭馆,生意更好了。 村民们种的特产,可以在家门口卖很好的成本。
王忠何带着孩子在柳成荫的江畔散步。
在阳光最盛的中午,石鼓村村民王忠何带着孩子,和游客一起在江畔散步。 走在新建成的景观道路上,河水吹风乘凉,茂密的柳林为他们投下了道路的荫凉。
“有绿水和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王忠什么家的田地在不远的柳林之后,他和朝明一样,从小就和父母一起种了柳树。 现在不管是政府组织还是谁家都要种柳树,他都会参加。
标题:“金沙江畔:六十年种柳终如带”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2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