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1日电(记者孙静)今天上午,“双一流”建设大学和学科名单正式公布。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2017年稳中求进工作的总体基调要求,结合“双一流”建设的实际情况,经过广泛协商,确定了稳中求进、继承创新、改革发展的总体工作原则。
争取稳定,即从建设基础出发,平稳起步,平稳过渡,稳步前进,不要从头再来;继承与创新,即充分考虑“211工程”、“985工程”等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基础,继承现有建设成果,同时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改革与发展,即以改革为动力,既要坚持竞争开放、动态调整、打破身份固化、强化绩效激励,又要强调改革引领和深化综合改革,从而有效促进内涵发展,提高高校质量。
2.如何选择和确定“双一流”大学和学科?
答:根据《总体规划》和《实施办法》,通过竞争优化、专家遴选、政府比较和动态筛选,评选出“双一流”大学。我们将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股份制改革,逐步推进建设,激发建设活力。“双一流”建设大学和建设学科的认定和遴选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按照《总体规划》和《实施办法》成立“双一级”建设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高层次战略专家的作用,具体承担建设计划的遴选、认定和评审等相关工作。
第二步,依靠专家委员会并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选择标准,并生成待建大学和待建学科的名单。具体来说,分为三个环节:一是综合考虑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和认可度,并展示第三方评价的结果;然后,重点对中国特色学科进行评价,尤其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适当参考国际评价,并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和地区的迫切需求、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一流学科建设大学的认定标准的形成;最后,根据确定的标准,筛选出137所一级学科建设大学推荐名单,并产生相应的待建学科。
在一流学科建设建议清单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和论证提出了42所一流大学建设建议。一流大学建设注重以一流学科为依托的学校整体建设和重点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注重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此后,根据专家委员会的建议,三部委审议并确定了拟建设的“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名单。
第三步是确定要建的大学的建设计划。高等学校建设规划经省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查后,报三部委。专家委员会对拟建大学的建设方案进行审议和咨询,首先要牢牢把握政治壁垒,其次要坚持综合评价和内涵发展导向,并对建设方案逐一提出具体建议。经研究,三部委通知相关高校根据咨询意见对建设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对修订和完善情况进行了检查。
第四,根据专家委员会的意见,三部委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和学科,并报国务院批准。
其中,专家委员会根据国家需求、布局、区域发展、政策连续性等因素,建议部分高校自主确定若干建设学科,考虑到这些学科的特殊性,在清单中特别注明。
应该注意的是,这次评选确定了“建设”大学和“建设”学科,重点是“建设”,这是走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将这些学校和学科确定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它们能否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学科取决于最终的建设结果。
3.“双一流”大学的选择和认定体现了什么样的战略考虑?
答:选择和认定“双一流”大学,不仅要打破封闭固化的实践,打破终身体制,还要考虑高等教育的战略布局,考虑国家急需的、有特色的、不可替代的学科。注意突出四个关键点:
第一,坚持中国特色,成为世界一流。落实“四个服务”要求,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建设德才兼备的人民的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扎根中国办大学,积极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道路和模式。
第二,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建设。“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前列或行列。这是一个突破性的工程,重点支持优秀和强大,领导示范,必须坚持,鼓励和支持高水平。
三是服务国家大战略布局。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为选择“双一流”大学的重要因素,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重要基础,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在区域和产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第四,支持特殊需求。高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但难以在第三方评估中体现出来的,是对已建已久、特色鲜明、不可替代的学科或领域的支持。
在这里,应该具体说明,一流大学的选择不仅要体现一流水平的影响,还要适应我国的国情和国力;它不仅要服务于国家的重大战略布局,还要与以前的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衔接。专家委员会讨论确定:以学科为基础,以客观数据和综合评价为主要依据,从一流学科建设的大学中选择一流大学建设的大学。
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贯彻稳中求进、继承创新的原则,既要继承原有的“985工程”建设基础,又要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加大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大那些需要加强建设的高校的压力,实施股份制改革以激发活力。二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同时,考虑到一流大学的整体建设任务较重,示范效应更加明显,需要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打破身份固化,激发建设活力,一流大学分为甲类和乙类。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促使所有一流大学加快改革发展,建设一流大学,推动乙级大学正视差距,迎头赶上。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实现三个平等,即同等重视、同等建设、同等评价。同等重视,即平等对待所有人,所有人都是一流大学,所有人都是影响世界一流的重点建设对象;同等建设是指建设计划有相同的要求,政策资金得到同等的保障;同样的考核,按照一流大学建设标准考核,一尺一标。
4.如何选择第三方评估?结果符合预期吗?各方如何评价这一选择?
答:国内外有几十个第三方对大学和学科的评价。选择第三方评价的原则是坚持中国特色,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服务国家需要,继承中国文化,引导高校把“四个服务”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要简单套用国外标准排名,不要把狭隘理解中国特色等同于学科特色;第二,坚持全面性和多维性,用多种评价方式从各个方面和多维度评价高校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简单的人才指标和纸质指标相挂钩;第三,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经过比较论证,专家委员会综合各方意见和建议,考虑了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以及对高校的认可,确定采用的国内外评价如下:(1)国内第三方评价的四种类型:一是人才培养,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涵盖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第二,学科层次范畴反映了高校的学科层次;三是贡献奖励范畴,反映了大学学科的社会贡献;第四是政策导向范畴,它综合考虑了大学为国家服务的重大需求、重大发展的战略布局和政策的连续性。(2)国际第三方学科评价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客观性,反映了各个学科点的实力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专家委员会依托上述第三方评价,论证了一流学科建设院校认定标准的形成,突出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科水平和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的贡献。评估大学的办学质量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国内外从来没有一种评价和评价标准能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本次评选确立的标准相对科学合理,具有广泛的共识,负面影响较小,是现有条件下最可行的标准。
此次评选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和好评。据有关地方介绍,“双一流”建设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广阔的视野,体现了国家规划和国家标准,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专家委员会成员认为,该方案设计科学合理,不进行申报或评估,消除了不正常的人际关系,并基于第三方评估结果结合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识别。该标准全面客观,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高校认为,不申报、不折腾、不干扰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有助于学校注重自身的内涵建设。一些学院和大学说标准是客观和公平的,程序是严格和标准化的。尽管它们并不“便宜”,但它们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5.选拔鉴定工作有哪些机制创新?
答:三部委在总结以往重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设立高等院校、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推进机制。,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大学表彰选拔机制的改革创新,主要包括:
首先,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成立专家委员会和战略专家咨询组织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创新,是实施和推广的重要保障。专家委员会由有关部委、大学、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和咨询机构的代表组成,特别考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它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不仅在鉴定和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施工方案的咨询、跟踪和指导以及施工的中期和定期评估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改革鉴定工作流程。选拔采用资格认定的方式,不组织高校申请,不需要主管部门推荐。专家委员会在确定一级学科建设的范围时,不审查具体的学院或学科,而是根据国家战略、水平标准和特殊需要的原则,论证和确定评审标准,然后根据评审标准选择和产生拟建设的大学。专家并不直接判断某所大学是否属于“双一流”建设范围。认证标准平等对待所有大学,不区分中央大学和地方大学,并最大限度地确保选拔过程中的公平和公开竞争。
第三,依靠第三方评估。确定选择标准的依据和数据完全基于第三方评估,根据国内外第三方的权威评估结果确定,该评估结果已公开发布、公开提供并得到高校的普遍认可。中国特色学科评价是主要依据,反映了内涵发展要求。注重对现有成果的客观评价、整体评价和质量评价,不要与各种职称的人才数量和各种基地平台的条件挂钩,坚决纠正高校清点人数、拼硬件、摆摊等恶性竞争现象。
重要的是要强调选择不是一劳永逸的。“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在建设过程中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在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大学的建设计划和自评报告,参照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估结果等。加大支持力度,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对那些无效、进展缓慢和无效的人给予警告和减少支持。对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经警示整改后仍无改善的高校和学科,及时调整建设范围。在施工期结束时,根据施工计划和建设大学的整体自评报告,将在施工期结束时参照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施工效果进行评价。根据最终评估结果等。,确定下一轮建设的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体制。
6.高校和学科“双一流”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经过专家论证,主管部门审核,并经“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审议和咨询,最终形成了高校和学科“双一流”建设的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突出贯彻落实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高校中层管理人员的检查精神,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建设。落实立德·庶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综合评价和内涵发展导向,注重前瞻性和可行性,制定相互衔接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系统安排学科建设,详细规划设计路径、内容和措施。一流大学建设学院和大学,兼顾学校总体目标和学科建设目标,统筹安排部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把建设学科放在建设规划的中心位置,同时对学校学科的整体建设做出长远规划安排。
建设计划由学校另行公布。
7.“双一流”建设在下一阶段实际操作中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答:下一步,“双一流”建设将进入新阶段,工作思路和任务将进一步深化。三部委的工作重点将从选择和建设高校和学科转向有效推进实施,高校建设将从凝练学科方向和编制建设规划转向全面实施。
主要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推进高校建设,深化认识。通过座谈会、讲座、培训班等形式,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宣传和解读“双一流”建设的精神实质,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交流经验,采取典型指导方法,帮助高校建设有个好的开端,走好的步伐,走正确的道路,做好建设实施工作。二是研究制定绩效评估方法和相关政策措施,通过高校和其他力量的共同努力,深入论证并提出新时期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标准。一方面,它为中期评估指导和阶段性评估的建设做准备,另一方面,它将学习和制定绩效评估方法的过程转化为建设高校统一思想、建立共识的过程,成为推进“双一流”建设、引导“双一流”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
编者:方方
标题:权威解读!三部委七答“双一流”建设:同等重视、同等建设、同等评价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