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99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张慕冬见习记者许蓓蓓
2018年4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产管理新规定》)启动了监管标准的统一和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转型发展的规范化。今年上半年,肩负企业风险隔离和突破刚性赎回重任的银行理财子公司相继设立并发布了净值产品,标志着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转型发展进入实质性阶段。
新资产管理条例实施一年多以来,政策效果如何?机构如何调整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如何完善顶层设计?日前,在“资产管理行业未来市场结构与商业模式研究”cwm50项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会议上,与会专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新规定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在新的资产管理条例框架下,新的金融管理条例和私募证券新的资产管理条例相继出台,信托公司基金信托管理办法正在研究制定,资产管理业务监管体系正在全面形成。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王景武表示,新《资产管理条例》的目的是弥补监管缺陷,统一监管标准,减少监管套利的空空间,遏制刚性赎回、资金池多层套现等问题,规范和整顿金融秩序,有序化解影子银行风险,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改善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新的资产管理规定实施一年多以来,在各部门和金融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资产管理产品的净值化程度显著提高,多层套期和渠道业务大幅收缩,成熟度错配程度降低,为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资产管理行业进一步巩固共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王对说道。
"关于资产管理的新规定防止了一场几乎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中国证监会前主席肖钢表示,事实上,自2017年公开征求新的资产管理规定以来,各金融机构一直在调整自己的行为。如果当时不及时果断地处理金融混乱,如果任由这些问题累积,后果将不堪设想。肖钢提醒,目前,要把握风险管理的节奏和力度,充分尊重现实,避免“一刀切”。
新的资产管理法规及其配套制度实施以来,效果已经显现,主要表现在资产管理机构渠道业务规模大幅缩减。根据中国资产管理协会的数据,在2018年第一季度末新的资产管理条例实施之前,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计划和基金公司与子公司的一对一产品规模分别为14.07万亿元和9.84万亿元,总计23.91万亿元。经过一年的消化,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券商、基金公司和子公司的单一产品规模仅为18.67万亿元。与此同时,单一基金信托的规模也有所下降。据信托业协会数据,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单笔基金信托资产余额为9.53万亿元,较2018年第一季度末减少2.13万亿元。
更重要的是,坚持新资产管理条例的原则和方向已成为各界的共识。肖钢表示,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和社会各界都认为,回报应该是资产管理的源泉。回报的来源是否应该以“三个效益”来判断——是否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是否有利于满足财富管理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供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标题:资管新规落地一年多成效初显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