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01字,读完约6分钟

■记者观察

■我们的记者王靖宇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各地引发了许多风险,尤其是一些移动应用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和侵犯用户隐私的问题并不少见。个人信息的公开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成为网民的“心病”。

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最近,由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人民日报舆情数据中心联合发布的“2018年十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舆情热点”显示,“个人信息保护缺失”在“权益保护和舆情热点”排行榜中排名第二。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app个人信息披露调查报告,超过80%的受访者经历过个人信息披露。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后,约86.5%的受访者受到销售电话或短信骚扰,约75.0%的受访者收到欺诈电话。

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外卖、网上购物、订票、住宿等。都可以用智能手机操作。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已经从线下变成了网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无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都需要注册我们的个人信息。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信息安全吗?

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我们个人信息的泄露通常是由两种情况引起的。一是企业“内鬼”转卖信息;另一个是黑客和窃取信息。如果我们的信息被泄露,我们应该注意收集证据,保存对方的电话或短信,并及时报案。

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最近发布了《互联网应用收集个人信息基本标准》(简称《标准》)草案,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这意味着应用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将面临“国家标准”的约束。该规范阐明了应用程序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应满足的管理和技术要求,并列出了21种常见类型的应用程序可收集的最低信息和使用要求,如地图导航、在线乘车和即时消息。当用户拒绝提供除最低信息之外的个人信息时,app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此类服务。

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该准则还要求应用程序在共享和传输个人信息之前,应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

本报记者认为,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即将发布的《标准》将全面约束和细化互联网企业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的混乱局面,尤其是对于用户在下载和使用app等互联网工具时被迫“擅自”使用的“一对二”模式,将成为标准的焦点。

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鉴于个人信息的披露,国家还颁布了相关法规,以保护互联网上的个人信息。在此之前,有专门的政策来纠正它,也有相应的法律文件来控制它。

2009年2月28日,《刑法修正案(七)》在第253条后增加了销售和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作为第253条之一,将非法获取、销售和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事监管范围。

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全面规范了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保护,确立了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的原则。它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向他人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2013年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强调消费者依法受到保护的权利,明确了经营者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规则,规定了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责任。

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第253条进行了修改,扩大了犯罪主体范围,即将本罪的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人员)变更为一般主体,并增加了从重处罚的规定。修改后的“销售和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合并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2016年11月7日,《网络安全法》规定,个人信息是指“通过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并明确了网络运营商处理个人信息的规则。

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2017年3月15日,《民法通则》第111条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并确立了个人信息的独立民事权利地位。它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获取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处理或者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购买、出售、提供或者泄露他人个人信息。

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2017年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全面系统地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及相关法律的适用。

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2018年8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了《检察机关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指引》,详细规定了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应注意的要素。

为了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我们除了要控制国家法律之外,还应该从源头入手。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才能避免罪犯使用我们的个人信息。我们的记者建议我们应该更加注意日常生活中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的地方。

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例如:1 .妥善保管文件,包括身份证、户口簿、社会保障卡、工作许可证、文凭和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文件。如果丢失,应立即到相关单位进行更换。二、快递、车票等文件在丢弃前应妥善处理。快递清单包含在线购物者的姓名、电话号码和地址,机票和机票上印有购票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购物收据还包含一些姓名、银行卡号码、消费记录和其他信息。不经意间扔掉它可能会落入罪犯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第三,免费的公共wifi不容易连接。使用微信、微博、qq、帖子栏等社交软件时。必须尽可能避免暴露或标记真实身份信息。避免与陌生人互动。

标题:用法律利剑斩断泄露个人信息的黑手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