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4字,读完约5分钟
在中国数学中,称吴文俊为“泰山北斗”并不夸张。
1956年与华、钱学森一起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他和袁隆平一起站在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吴公式”和“吴方法”极具独创性,其成果至今影响深远,甚至激发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飞跃。
今年9月17日,吴文俊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它展示了数学的广度,为未来的数学家树立了新的榜样”
1234567 .....吴文俊眼中的平凡人物是如此的精彩,值得在其中寻找一生的“道”。
拓扑学被称为“现代数学的女王”。20世纪50年代前后,吴文俊提出了“吴石星阶级”、“吴公式”等观点。他的工作为拓扑学开辟了一个新世界,并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关注。“它为纤维簇性的研究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数学大师陈省身这样称赞吴文俊。
对此不满意,吴文俊开始了新的学术生涯:学习数学机械化。20世纪70年代末,他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法”,开辟了中国近代数学史上第一个独创的研究领域。这种方法后来被用于解决许多高科技领域的核心问题,如曲面拼接、计算机视觉等,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研究和应用的高潮。1982年,美国人工智能协会主席布莱索等著名科学家联名致信当时中国主管科技工作的领导人,称赞吴文俊“独力使中国在这一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06年,年近90岁的吴文俊因其对数学机械化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贡献获得了肖氏数学奖。评奖委员会对他的获奖作品发表了评论:“它展示了数学的广度,为未来的数学家树立了新的榜样。”
“我们应该给人们一个话题去做。”
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在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独创性的价值。吴文俊是一个先锋。
20世纪70年代,《数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顾此失彼》的文章,比较了中西数学的发展,精辟而独特地论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世界意义。“顾金庸”是吴文俊的笔名。正如这个笔名所预言的那样,吴文俊逐渐开辟了一个“古为今用”的原创数学领域。他曾经回忆道:我们经常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某种推测,但是无论我们证明还是推进这种推测,无非是做好老师的题目,并且还在跟随别人。“不管谁提出好的问题,我们都应该努力为它们做出贡献,但我们不能就此止步。我们应该向别人提问,这种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吴文俊说道。
他的学生高小山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1988年他去了美国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中心之一——奥斯汀的德克萨斯大学。高小山回忆说,在与许多著名学者交谈时,他们经常提到的是,吴是一个真正的创新型学者。其他人对高小山说:你来美国不是向别人学习,而是带来中国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郭磊曾撰文回忆:吴文俊作为著名数学家,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国数学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创造我们自己的研究领域。创建自己的研究方法,并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我是数学家和科学家,我不想成为社会活动家。”
2017年5月,吴文俊去世。在北京八宝山,一千多人静静地排队送他最后一程...
在他周围的人眼里,吴文俊虽然老了,但“永远不老”。中国科技馆前馆长王嵎生回忆说,吴文俊总是面带微笑。1980年第一次全国数学史会议后,他背着书包和大家一起去天池讨论数学史。吴文俊同学回忆说,王先生下班后也有一些爱好,比如,他喜欢看武侠小说;例如,他90岁的时候,经常独自逛书店和电影院,偶尔乘公交车去中关村的知春路(000931,诊所股票)喝咖啡。
“永不衰老”的背后是在数学王国里游荡的纯洁。
20世纪80年代,吴文俊的一名学生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借了大量数学书籍,发现几乎每本书的卡片上都留下了吴文俊的名字。
很多人评论吴文俊“一生都在学习,专注于学习”。他被认为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他非常勤奋和勤奋;其次,他们非常开放,思想开放,没有私利。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后,各种活动不断被邀请。吴文俊公开表示:“我是一名数学家和科学家,我不想成为一名社会活动家。”
“不要以为你在做研究的时候很聪明,总会想到一些奇怪的花招,和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如果你不努力,哪里会有灵感?”吴文俊死前接受采访时说。他曾经说过:“我们在崛起之前,已经踏上了许多老师、朋友和整个社会的肩膀。我们应该如何回报老师、朋友和整个社会?我想只有人能踩我的肩膀。”
(据新华社记者董瑞峰)
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5日06版)
标题:创独特方法 探数学奇道(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3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