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7字,读完约5分钟
正月初八上午,晋源区晋祠镇长巷村村民韩福元在国内外忙碌着,一年一度的“晋祠元宵节民俗文化节”拉开帷幕。66岁的韩福元已经过了50多年的元宵节了。每次元宵节之前,他全家总是出去。成千上万的元宵节打闹着,烹饪和油炸元宵节,闻起来很甜,吃起来很甜。
晋源地区流行的民间谚语“米有核,藕有瓜,女娃娃有球”,是“晋祠四宝”,其中“元宵节”是晋祠的元宵节。元宵节就要到了,金慈寺的四宝之一桂花灯又开始热销了。2月23日上午,记者参观了太原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桂花元宵生产工艺。
世代相传的“旧口味”
“一泡,二煮,三烘,碾米,馅,滚...十几道工序,一步也不能少。”说起传统桂花灯的制作,韩福元最有发言权:“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卷元宵。”第一个月的第五天过后,村里的磨坊门前排起了长队,每个人都拿着家里晾过的米去磨面条。从我的祖父到我的父亲,再到我的儿子,几代人都以此为生。”一个正宗的桂花元宵节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过去,至少要花五天时间才能完成。
为了提高效率,韩福源把自己的装备“枪对枪”从手工生产改为自动化设备生产。在韩福源的元宵节作坊里,一个两米多高的自动石磨正在运转,发出“隆隆”的声音。将干燥后的糯米用旋转石磨成粉末,用筛子过筛,细糯米粉落入布袋中,粗颗粒用提升机重新撒在磨盘上,进行重新碾压。
在过去,当人们推石头碾大米时,需要七八个人一起工作一个小时才能碾出10公斤的米粉。后来,在邻居的帮助下,韩福源给石磨增加了电机等设备,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增加了产量,一个小时可以磨50公斤米粉。看着忙碌的石踏车,他高兴地说:“五年级放假前,有人来买元宵,晚上12点多才睡。0.5公斤糯米可以卷50元,今年我准备了2000多公斤糯米,够了。”
当然,尽管自动化程度在提高,碾米机仍然是一个石磨。“米粉怕热,石磨凉,可以保证米饭的原味。磨成的面粉更好,元宵节也容易做。”韩福元说:“晋祠的桂花元宵一定要用当地的优质糯米,这种糯米的粘性很高,味道很浓。”元宵在锅里越煮越大,越香。”
从滚糯米到滚元宵,晋祠人把手工生产的精髓融入到自动化设备中。变化的是方法,保持不变的是品味,是几代晋祠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研磨、干燥和碾压试验“真功夫”
“来,尝尝我们的馅料!”在车间里,韩福元热情地递了几个手工制作的馅料。咬下去,又甜又香,炒芝麻和花生散发出芳香。韩福源的侄子崔秋德今年也60岁了。他通常去上班。每年元宵节前后,他总会帮我卷元宵节,谈谈元宵节的制作。他还津津乐道:“如何做馅料取决于技术,核桃、芝麻、花生等等。”如何加工,放多少玫瑰和桂花的花浆,都要注意。”
晋祠桂花灯的馅料是将核桃、芝麻和花生炒熟,然后加入白糖、冰糖、纯天然玫瑰酱和桂花酱,炒至焦黄,放入木模具中,用擀面杖压实,晾干至一定程度后切成小块。从油炸到烘干,考验的是大师们的技能。煎得浅,味道不香,煎了也不行;如果你把它干得太干,所有的东西都会碎,但是如果你干得不够久,你就不能切它。
馅料做好后,卷元宵节。"传统的元宵节都是滚动的,这需要更多的努力."韩复元的第二个儿子韩伟,很早就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在卷元宵的时候介绍说:“把馅蘸少一点水,放在盛有糯米粉的篮子里卷,一个接一个地卷,一个接一个地递水,然后卷四五次,元宵就圆了。”不管是煮熟的还是油炸的,它都特别好吃。”
虽然制作过程复杂耗时,但晋祠镇的居民并不厌倦制作元宵节。韩福元的三弟韩希元说:“每年的正月,人们都会泡米饭、磨面条、炒芝麻...人们期待着吃这一口。吃完后,它将被算作一年的结束。”
历史悠久的“旧情”
据报道,晋祠的元宵节被当地人称为“元宵节”,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刘恒七岁时,被任命为晋阳王。此后,他在当地修建水利、发展农业和种植水稻长达十多年。那时,皇宫里的人们经常用当地的糯米做元宵,元宵是他们吃的甜点。刘恒即位后,把平陆正月十五定为节日,并把自己最喜欢的元宵节献给人民,于是就有了元宵节的说法。作为晋祠的四大瑰宝之一,元宵节一直是晋祠人的骄傲,并被列入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凭借独特的糯米种植条件和对传统生产工艺的坚持,晋祠桂花灯逐渐发展成为山西省太原市著名的“老字号”元宵节,市场销售强劲,深受群众追捧。尽管如此,村民们还是诚信经营,坚持“老字号”元宵节“不涨价”。从最初的浸米、晒米、碾面到最后的元宵节,层层的工序凝聚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
令人担忧的是,在晋祠镇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元宵节制作。韩福元叹了口气,说:“从前,村民们会问‘你走了吗?’当他们相遇并互相问候时,当他们想到这一点时,他们会感到亲切。这个原本的元宵节应该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本报记者严蓉通讯员杨润德文/照片
编者:于涛
标题:晋源长巷村桂花元宵的“老味道”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