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墨宝”和全国人民“每天都看到它”
纪念馆恢复了马文蔚写下“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的场景。
马文蔚纪念馆。
许多当地居民参观了博物馆。邓
12月1日,阳曲县马文蔚纪念馆(阳曲县新阳西街28号)正式开放,每周二、四下午向公众开放。很多人对“马文蔚”并不熟悉,但墨宝这个老人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马文蔚,出生在太原市阳曲县,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早期工作人员,他的手写汉字“中国人民银行”被用于第二套人民币和所有后续版本的人民币-在过去的63年里,虽然人民币被替换了几次,“中国人民银行”的六个字在形状和押韵上没有改变。
无意中对人民币产生了依恋
新建的马文蔚纪念馆占地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展示了老人的生活故事、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套人民币实物和80多幅图片。同时,还展示了老年人的笔记、信件和生活用品,从多个维度展示了马文蔚老年人的个性以及他们对中国人民银行建设的特殊贡献。
20世纪50年代,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央政府决定进行货币改革,发行第二套人民币。1950年4月的一天,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南邀请一向喜欢书法的到他的办公室,在宣纸上写下“中国”、“国家”、“人民”、“人民”、“银”、“线”、“圈”、“角”、“点”、“镣铐”、“脚镣”等字,剪成一个个小方块,我以为这只是与好人的一种技能交流。然而,南陈晗总统仔细地逐字逐句地选择了它,并要求如果他不满意再写一遍。这组汉字是1953年第二套人民币上的所有汉字。
沉默了33年的秘密
因为人民币的设计过程有严格的保密规定,马文蔚的老人一直埋在他们的心里。直到1983年3月1日,纪写的一篇题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小文章“引起了这位老人的注意,把30多年前的往事告诉了他的女儿。基于对历史负责的原则,马梅敦促父亲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澄清事实。
不久,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相关专家带着“绝密一号”文件前往阳曲县进行调查。经过深入调查和评估,198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出一封公函,称“马文蔚同志...1950年受南行长委托,为人民币书写“中国人民银行”字样。“中国人民银行”这几个字不仅在新版人民币中使用,而且在各级人民银行的机构门牌上也广泛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当第四套人民币发行时,由于马文蔚的老年人已经80多岁了,他们不能这样做。因此,第四套和第五套简化字“国”和“阴”在人民币的表面是由北京印钞厂复制老人的笔迹在马文蔚创造的。
“阳曲县响亮的名片”
12月4日,正是纪念馆向公众开放的时候。市民们不时走进博物馆参观。60岁的李叔叔特地带着他的妻子来看望他。他说:“马劳住在县城黄宅的老街上,老人不爱说话。退休后,他自学中医,每天给邻居治病,这是典型的文人作风。后来,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民银行’这几个字其实是他写的,真是太神奇了!”
中国人民银行阳曲县支行行长高瑞明表示,2018年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70周年,恰逢马文蔚先生诞辰115周年、人民币刻面68周年。为了这一难忘的纪念活动,在阳曲县CPPCC、县委宣传部和阳曲县文化学者王新德、史志刚的大力支持下,马文蔚纪念馆在半年内建成。“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打造一张响亮的历史名片,‘人民币的书写者面对中国汉字——阳曲马文蔚’,马文蔚先生将发扬这种坚守本心、刻苦钻研、淡泊名利的时代精神,愿为我市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的记者张博
编者:于涛
标题:马文蔚纪念馆落户阳曲县 向公众开放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