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1字,读完约4分钟
建立库存预警线,完善监控预警,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
采取多种措施确保救生药物的持续供应
国家健康与福利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22日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一些紧缺药品的原料和制剂市场出现垄断。国家将推动医疗机构建立“救命药”库存预警线,完善药品短缺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完善供不应求药品采购政策,推动解决企业不愿供货等问题。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垄断原材料、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
据报道,近年来,我国药品短缺的矛盾有所缓解,主要表现为暂时短缺和局部短缺。今年,有10多种药品供不应求,建议国家处理,每个品种仅限于个别省份,这是不普遍的。然而,我国药品供应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
药品短缺的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药品短缺,但其敏感性和及时性有待提高。虽然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建立了覆盖公共医疗机构的药品短缺直接报告制度,但有关原料和制剂的生产、采购和使用的信息并未被联通共享,相关部门也未能及时收集到停药信息。
短缺药品的采购和储存也需要改进。曾益新说,有些地方在采购中过分强调价格因素,价格受到历史价格或周边地区最低价格的限制,导致企业无法保证合理利润,不愿供货。在偏远地区,消费少,配送路线长,成本高,企业不愿意配送。此外,药品短缺大多是紧急(紧急)药品和其他小剂量药品。保障供给的经济成本不高,但社会效益巨大。因此,当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需要发挥储备的作用,正常的储备力度应该进一步加大。
此外,一些药品的原料和制剂供应短缺,垄断了市场。目前,资金已明显渗透到短缺药品市场,营销人员的垄断现象有所增加,并有从原材料向制剂等领域蔓延的趋势,成为药品短缺或价格不合理上涨的驱动力。“调查取证困难,处罚措施不强。这就是短期或局部药物短缺的原因。”曾益新说。
下一步,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发挥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咨询联动机制的作用,完善药品短缺的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推动解决监测和应对不及时、不敏感的问题。对于国家和省药品短缺清单中的品种,实行直接网上采购,允许企业自行定价。加强小品种(短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确保企业配送价格合理,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使企业获得合理利润。鉴于原料药的垄断和市场操纵等问题,全国执法行动将集中在下半年,这将产生有效的冲击。
此外,相关部门还将建立和完善短缺药品的正常储备机制,引导医疗机构对应急(紧急)救援药品等特定药品的储备设立合理的警戒线。曾益新说:建立和完善短缺药品正常储备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药品储备结构,增加短缺药品储备,明确储备短缺药品的使用程序,方便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同时,引导和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合理的应急(应急)药品和其他特定药品储备警戒线,确保应急(应急)药品在需要时不会出现短缺。
在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方面,今后将进一步推进基本药物限量使用,提高各级公共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品种的比例;推动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的用药模式,抓紧制定规范医疗机构用药管理的文件;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基本药物品种,应及时纳入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和应用范围。
国家健康保险局副局长陈金福表示,自中国放开药品定价以来,市场监管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价格上涨的药品大多具有市场容量小、竞争不充分的特点,往往是临床必需的,缺乏替代品,容易出现“推高不足”的趋势。下一步,国家医疗保险局将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应对部分药品价格过快上涨,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同时,围绕深化改革的基本方针,深化药品集中采购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建立价格和招标采购的信用评价和激励惩戒措施,促进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形成。(记者吴佳佳)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伟
标题:多措并举确保常用药救命药不断供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