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07字,读完约7分钟
《时代周刊》记者宁鹏来自上海
11月15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将全面推进h股“全流通”改革,同时发布了《申请境内非上市h股公司“全流通”业务指引》,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据证监会官方网站披露,h股全流通改革将按照“成熟一股,推出一股”的原则进行。
在6月13日的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宣布将实施九项对外开放措施,其中“h股全面流通”。
11月18日,中国证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析师张玉龙向《泰晤士报》记者表示,从h股“全流通”的影响来看,h股公司非上市股票的存量较小,全流通后的效益更加明显。
这三家公司都参与了试点
根据h股上市规则,内资股不能在香港交易所流通,只能在中国法人或自然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或战略投资者之间转让,这极大地限制了内资股股东对股价的关注。h股“全流通”试点是将内资股转换为可流通的h股,在流通中进行交易。
2018年之前,只有一例h股全流通。2005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00939.hk)通过h股流通在香港上市。当时,本行内资股经特别批准改变了h股流通。
中国建设银行的上市引起了学术界对h股“全流通”的讨论。然而,由于资金流动和税收问题,h股“全流通”长期没有进展。
2014年,a股和h股市场互联正式开通。随着互联互通的深入,为h股“全流通”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2017年12月,中国证监会宣布启动h股上市公司“全流通”试点,试点企业不超过3家,并遵循“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做法。这是在时隔12年后,中国证监会再次启动h股全流通。
之后,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将联想控股(03396.hk)、AVIC(01066.hk)和高伟(02357.hk)三家上市公司作为推进h股“全流通”试点,并分别于2018年6月6日、6月15日和8月7日完成试点。
h股的“全流通”使控股股东能够抵押融资,增加公司的融资能力。在内资股不流通的情况下,这些股票无法实现其价值,这使得它们无法进行抵押融资。因此,公司只能选择银行贷款作为融资方式,这可能成为关键时刻的最大障碍。
以高伟股份为例,在“全流通”之前,内资股的比例高达58.35%,所有主要高管都持有股份。“全流通”使得这部分控股股东的股票有了更好的估值和财富反映。
11月17日,广发证券分析师廖玲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h股内资股股东和港股流通股股东“同股同利”,存在利益不协调、流动性差、长期估值折扣等问题。h股“全流通”改革可以在解决“融资难”、促进“价值发现”和打破“流动性困境”方面发挥长期作用,是推动港股“价值钟摆”回归的“一大步”。
虽然市场普遍认为“全流通”使管理层和公司的利益一致,有利于进一步调动积极性和提高公司业绩,但试点公司股价的长期表现并不突出。
11月17日,CICC的研究报告指出,从三家公司实施“全流通”以来的股价表现来看,在媒体报道或公告之后,股价在短期内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但从长期趋势来看,除高伟股票外,联想控股和AVIC目前的股价明显低于“全流通”实施前,这表明中长期股价走势可能与公司基本面等因素有关。
161家h股公司受益
截至目前,香港共有1127只中国股票,包括280只h股。
h股公司在内地注册和经营。与红筹股和私人非h股不同,h股公司只在香港发行部分股票,而其余的内资股不在香港市场流通。
在280只h股中,有116只公司同时在a股上市,即国内股票可以在a股中交易。然而,对于未在a股上市的h股公司来说,它们面临着内资股不能在二级市场交易和流通的问题。除已完成“全流通”试点的3家公司外,其余161家公司可适用h股“全流通”新规。
香港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启动程序简单,审批条件宽松,可以更高效地获得再融资资金。然而,与2015年以来的再融资规模相比,虽然公司数量差异不大,但h股公司的再融资规模明显小于红筹股,表明h股“融资难”问题客观存在。
《广发证券研究报告》显示,h股“融资难”的原因包括:一方面,h股申请再融资时,也受到中国证监会的监管;另一方面,市场担心国内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一致,在考虑h股再融资需求时更加谨慎,这间接增加了h股向市场融资的成本。
h股“全流通”改革后,潜在的外部融资对象将不再担心“同股同权异利”的问题,这使得h股再融资便利性有望提高。此外,内资股的流通也有利于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
廖玲指出,对于市场关心的短期流动性影响,抛售风险确实存在,但没有必要担心。根据最新收盘价,如果所有h股的内资股都在港股中流通,港股的新市值将超过2万亿港元,约占港股当前市值的6.3%,对市场整体影响不大,实际减持过程将逐步进行,但大幅减持或某些约束所造成的影响仍可控制。
试点完成后的30个交易日内,除联想控股外,与大盘相比,AVIC和高伟的股价均实现了相对回报。
由于h股大多被选入各种指数成分,在流通市值增加后,h股在“全流通”试点指数中的权重比例将相应增加,获得被动资金净流入。
此外,除了被动的资本配置外,在h股“全流通”改革后,一些公司有望入选沪港通,并从南方获得额外的资本配置。
香港联合交易所的选定组成部分必须满足流通市值超过50亿港元的条件。根据广发证券的计算,h股“全流通”完成后,将新增30家流通市值超过50亿港元的公司,其中部分公司有望入选“港股通”,并获得南方的追加资金分配。
影响股权分置改革或与股权分置改革截然不同
鉴于它们本质上都是“复活股”,大量非流通股引入了市场定价机制。自试点以来,h股的“全流通”常常被比作2005年a股的股权分置改革。
事实上,两者的相似点在于减少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不一致”,提高公司治理、企业管理和经营能力,为后续资本运营打开a/0/0的局面,这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
无论是公司治理、业绩还是股价走势,进行h股“全流通”的三家公司都无法与当年a股“股改”的样本相比。廖玲认为,在定价逻辑、对价补偿、影响程度和后续资本运营方面仍存在显著差异。
“对价补偿”是两次改革最大的技术差异。h股“全流通”没有补偿机制,给试点公司带来的股价刺激更“隐蔽”。
廖玲指出,虽然改革涉及的规模类似,但h股“全流通”的影响明显低于2005年的“股改”。
两次股改涉及的市值相当于2.3万亿元人民币,相比之下为2万亿港元,但h股“全流通”的目标是剔除“a股+h股”后的161只纯h股,总市值仅占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总市值的不到7%,与2005年“股改”覆盖率在90%左右的情况相去甚远。
11月17日,中银国际分析师王在调研报告中指出,境内股东通过境内券商参与“全流通”交易,或为境内券商带来少量业绩贡献,但“全流通”改革本身对a股市场没有直接影响。
张玉龙告诉《时代周刊》,h股“全流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增加h股相关公司的流动性,从而增加h股在国际市场指数中的权重,带来资金的增量配置;其次,有利于促进h股公司全体股东的一致利益,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估值;第三,避免建立流通竞争结构的成本,增加证券交易所对内地公司的吸引力;最后,国内非上市股东使用国内非上市股票融资较为方便。
标题:H股全流通改革启动 2万亿港元市值待盘活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xw/14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