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首届以“千年庭院稻”为主题的金知云晋祠插秧文化节在金源区北大寺大寺村禾丰花园举行。在稻田里,有一群插秧机,他们玩、运输、抛秧和插秧...再现长江南北富有诗意的农业地图。

晋源区再现“千家灌禾稻”盛景

移植的场景非常生动

尽管那天气温很高,但它仍然不能阻止人们体验插秧乐趣的热情。一大早,“拜”、“拜台李”仪式结束后,插秧大幕正式拉开。十几个村民扛着秧苗,高喊这首歌,把它们扔到稻田里。那些已经无法控制自己技能的农夫卷起袖子和裤子,跳入水中。水的声音,如飞针,如蜻蜓点水,交出幼苗,人们移动绿色的领域。阳光下,一排排绿色的幼苗像潺潺的稻田里跳动的音符,寄托着农民丰收的希望。来到这里的游客也渴望尝试,卷起他们的裤子,与当地村民举行水稻移植比赛。喧闹过后,一片片黑色的泥床变成了整齐的一排排幼苗。

晋源区再现“千家灌禾稻”盛景

不仅是插秧比赛,还有粽子。晋祠里,几十个农妇坐在装满大米的竹篮前。他们用手轻轻卷起粽子,把糯米和红枣放在上面,只看到莲蓬草在飞舞,香喷喷的粽子马上就吃完了。现场新鲜的蒸饺冒着热气的米饭、红枣和粽子,让人流口水。用晋祠米制作的汤圆、锅巴、爆米花、米酒、醪糟、油饼、藕盒、菠萝饭、米皮等十多种特色小吃散发出清香,吸引游客品尝。

晋源区再现“千家灌禾稻”盛景

民间表演是独特的

开幕式上的民间表演是独一无二的。所有的表演都以自然的园冶为舞台,第二天就能看到金源的山、稻田的水和荷叶的全景。此外,表演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让人耳目一新。观众们兴致勃勃地看着它,又笑又鼓掌。

晋源区再现“千家灌禾稻”盛景

其中,太原秧歌是最受欢迎的,它是一首具有浓郁晋阳地方风味和民间生活魅力的民歌小调,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人领舞,人人合奏,曲调高亢悠扬,声音震撼山谷和远野,回荡在天地之间,振奋了所有人的精神。现场还有插秧舞和农民水彩画。通过精彩的表演,美丽的晋祠景观展现得淋漓尽致。

晋源区再现“千家灌禾稻”盛景

据介绍,首届金知云插秧文化节旨在通过展示传统农耕文化,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将远离自然的都市人带回到田野和乡村,让市民在工作中体验民俗风情,享受民间美食,从各个方向和角度体验传承千年的插秧文化,将晋源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发展,逐步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村。

晋源区再现“千家灌禾稻”盛景

品牌活动贯穿全年

金源区负责人表示,除了插秧文化节,围绕金慈水稻保护与修复的活动将贯穿全年。比如:金之旅——中小学生金园稻田之旅的学习之旅;晋代的爱情——鱼钓节和采莲节;晋源——晋祠稻作区保护与发展研讨会;金的喜悦--晋祠稻作品评推介会暨稻草人创意大赛。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晋源区将重塑晋祠米品牌,展示晋源区的民俗风情,拓展对外合作交流的空空间,使晋祠米成为太原农耕文化的美丽名片。

晋源区再现“千家灌禾稻”盛景

今年,金源区还全面实施了“百村景区”项目,率先创建了赤桥、华塔等10个美丽的乡村示范点,通过商业机制、商业模式创新和农业文化创意发展特色民居基地,突出了花海果园、稻田公园和农家村落的生态魅力和风土人情,创造了“全球旅游+乡村振兴”的新境界,拓展和强化了乡村旅游新业态,着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并在各方面下功夫。

晋源区再现“千家灌禾稻”盛景

本报记者荣蓉通讯员杨润德崔丽霞

编者:于涛

标题:晋源区再现“千家灌禾稻”盛景

地址:http://www.tjsdzgyxh.com/tyly/495.html